现在讲第四部分:欧词的真伪
因为我们阅读欧阳修的词,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他的词的真伪的情况。对于欧词真伪的处理,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种是将欧阳修的疑伪词全部的删掉,这个以明代毛晋的汲古阁刻本《六一词》为代表。另外一种是对欧阳修的词进行梳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这个是以唐圭璋的全宋词为代表。这两种方法,我们看毛晋的做法是过于武断,他删除了很多欧阳修的词,他将欧阳修两个词集,一个是《近体乐府》,一个是《醉翁琴趣外编》,改编成《六一词》一卷,所以这样的一种编法就为后代所诟病,后代人都认为不妥。
唐圭璋的做法比较审慎,他是将《近体乐府》和《醉翁亭趣外编》当中的大多数作品编入《全宋词》。而对确定位伪作的就编入这个附录,不在正编里面,而且详细的注明出处。但是他有个缺点,他将欧阳修词集的顺序都打乱了,这也存在不少问题。
今天讲一下欧词的真伪或者辨伪的情况。这个虽然很烦闷,当然也很重要。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欧词真伪。
第一:欧阳修的编辑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我们说词在宋初是以歌唱为主,因文人的创作,他既是自身情感的抒发和个人生活的表现,也是要适合歌女们的演唱需要的。与这种风气相关,欧阳修词在三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前面提到了,一个是联章组词往往不是一时所做的,而是特定时期根据演唱的要求,将旧作和新作组合在一起以成联章的,这个他是以《采桑子》十三首最具有代表性。
第二:个别作品看上去并不是欧阳修的词,而是前人的成诗。欧阳修把诗改成词币适合演唱的。比如说他有《瑞鹧鸪》一首词,对于这首词,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里面他就以为,是欧阳修偶写古人的句子。他说欧阳修抄古人的诗歌。后来编欧阳修集子的人,就把这个诗误以为词收进去的。
我们现在来看,钱大昕的这种说法不一定是对的,因为这首《瑞鹧鸪》词是唐代吴融的诗歌,我们说以欧阳修词集里面收的《瑞鹧鸪》和词里面收的吴融的诗比较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