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第二节语文课,我一边讲课,一边悄悄走到一直低着头的一位男生面前,哦,原来他正聚精会神地在看一本课外书。连我走到他跟前都没一点察觉,当我把压在她胳膊下的书慢慢抽出时,他才发现,要收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我看一眼书的封面,对着全体学生说“哦!《斗罗大陆》,我家也买有好多本呢!让老师先看,看完了你再看。”
“老师,你也看《斗罗大陆》?”他们都太意外了。
“嗯,我也了解一点。”
听同事说起,她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让孩子们自己查找喜欢的歌曲来看,来听。看着大屏幕上走出来的喜爱的歌星,她跟我说:“当时啊,孩子们真是一阵的惊呼,那兴奋的,简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这是你们的爱豆吗?这么疯狂的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8151/1fddc4f28dcfb5ac.jpg)
“老师,你咋也知道爱豆?”班上大多数孩子都吃惊的张大嘴巴,望着她问。接着又有孩子说:“我们问了好几个老师,她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爱豆,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很潮吧,你们知道吗?生活中我还有爱豆呢,一男一女,你们猜猜,看谁能猜到他们是谁?”
这次呀,把孩子们给逗的,他们都追着问同事:“快给我们说说你爱豆到底是哪个?”
“这个,保密!”同事说她故意这样逗孩子们。
你看,一本《斗罗大陆》,一个词语“爱豆”无形中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8151/d1af7e56c00c9bb8.jpg)
回到家中,女儿刚好放学回来,我问女儿:“你的爱豆是谁?”
“你不是知道吗?”
我说:“是xx,xxx。”(女儿让我替她保密)
女儿笑着点点头,我还真猜对了。幸好我陪女儿一起看了好几期偶像练习生呢!
我又转头问儿子:“你有爱豆吗?”儿子又回问我:“你有吗?”
“我都过了有爱豆的年龄了。”
儿子接着反问我:“为什么我必须有爱豆呢?我也没有。”
“你生活中的爱豆是谁呢?”
儿子摇摇头,说没有。
“生活中怎么能有爱豆呢?爱豆,得有距离感,那才是爱豆,如果没有距离感,那怎么能是爱豆呢?”女儿又发表她的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8151/1c65633551821f8c.jpg)
然后接着跟我说:“明星、偶像她们是化了妆,闪亮登场,等到下了舞台,不过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吗!原来我以为,在初三班级里能考到前五名的学生,肯定是什么都学得好,什么都学的会,而现在我考入前五名了,我也没觉得是我想的那样!”
我突然间觉得女儿长大了,明白的更多了。
不同年龄的人,对相同的词语,相同的句子,相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如果你和孩子们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们所关注的,了解孩子们所了解的、感兴趣的新事物,或许,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就会越走越近,越聊越投机,说不定你也可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爱豆”呢,何不试试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38151/81030722889ca8d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