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7965/41aadc2acd6261f1.jpeg)
中国的历朝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
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讨论国家统一,有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就是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与权威性问题。历朝历代都要强调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才能统一国家,否则就会四分五裂。思想统一的基础,有赖于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所谓“合法性”,就是政权的来源是否正义,是否受到底层百姓的拥护。所谓权威性,则体现的是中央政权的军事、经济、政治的实力,既能够震慑地方势力,同样也能维护地方秩序。
讨论西晋为何短暂灭亡,一般都会提及,皇帝的能力不行,甚至是傻;地方势力坐大,比如八王之乱;少数民族游牧部族内迁,势力割据。但这些好像是西晋统一短暂的表现,而并非原因;也或者说这是表面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其实是西晋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存在很大问题。这个根子,早在汉朝灭亡时就种下了。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就已经打破了以往朝代建立起来的正统统治思想。三国混乱中,司马家族状大,最后偷了魏的政权。这一行径,从道义上和道德上,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悖,导致其合法性与权威性出现问题。
汉朝灭亡过后,直至唐朝建立,这几百年间没有一个有效的中央政权,原因也大抵如此。朝代的更迭,最早是禅让,也是在传递合法性。后来,皇位继承搞嫡长子继承,也是在想办法传递合法性与权威性。
当一个朝代腐化堕落,农民起义起来改朝换代,都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也是要论证新朝代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问题。实际上来讲,农民起义后建立新的朝代,全面改造体制,百姓认可新政权,也是在建立合法性与权威性。
两晋时期,中央统治者其实也知道这个情况,但也没办法,没有大秘书出来更好地论证,并说服百姓。因为前朝的统治,如儒家思想、三纲五常都被他们的“偷盗”行为破坏了,论证不下去。他们也只好不管群众思想的问题,舆论宣传的问题。
从文化侧面能看出来,两晋时期思想是很自由的,文学艺术、哲学都很发达,比如佛教传入、竹林七贤等等,展现出明显多元化特点。这些也正是得益于中央政权没办法论证自己的合法性,也就不好控制思想,才有了文化发展的更多空间。
晋朝、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的来源不具备上述特性,就很成问题。可以说,就把统治思想搞乱了,底层势利、百姓都不太认可中央政权,单靠武力也实力不够。
自然而然,大家都想试一把,你能当皇帝,我也能当。管他道德不道德正义不正义,过了皇帝的瘾再说。所以,两晋南北朝有很多短命王朝。
最后推荐一本书,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启示录》,值得一看,看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清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