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金句:
咱们这些精通论证的人,很少承认别人也有同样的本领,按皮尔斯的说法,在咱们看来,自己是讲道理的,而别人呀,差不多都在胡说八道,所以我们真心实意地觉得,所以我们真心实意地觉得,除自个儿外,世人都需要“学点逻辑”。
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人类有义务培养、发展自己这一通向“良好生活”的知性能力,不仅如此,还有理由相信,那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理有据的人,无论是实现目标还是完成计划,成功的机会更大。
有缺陷的思辨,把我们领向不那么好的信念,模糊了道德判断力,而往往导致给别人带来很大伤害的行为。既然我们都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有责任,我们也就有义务把自己的信念和决定奠基于出自良好论证的结论。
我们碰到蛮不讲理的人,会觉得沮丧、束手无策,书中的策略有助于减轻不良论证造成的不快。那种受挫的不快,说起来很简单,是来自明知对方是错误的却说不出来错在哪里,如果对论证中一些最常见的谬误形式十分熟悉,就再也不用怕有人冲你讲歪理了。
我的感悟: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亲给我们所有的言传身教,都指向了一个礼的最高境界,就是温良恭俭让。所以这给了我们一个终生的功课,就是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
每当我在外面被打得灰头土脸的时候,我那么渴望我的父母亲对我说,怕什么,有什么事,还有你爸妈给你兜底!可结果换来的回答却是:不用那么较真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呢?其实呢,内心还是有愤怒,有情绪,有不公平的感受的。只是他们的修养人为地把这个情绪压抑住了。可是,凭什么要为一些人错误的行为去惩罚自己呢?我们还有其它更好的处理办法吗?既不伤害别人,又能保护自己的办法?
幸亏这本书给了我这把钥匙,它让我看到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在维持道德的背后,无法面对冲突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思考逻辑不清晰,也无法辨别出别人的论证漏洞,于是只好选择了回避和退让。
未来我的行为改变:
当我有了这个发现以后,我决心好好阅读这本书,未来在处理事情思考事情的时候,避免情绪先行,避免被别人的谬论带偏,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也要沉着冷静,在逻辑清晰的情况下,找准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孤立无援时,对自己最有力的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