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歌鉴赏(摘抄)

诗歌鉴赏(摘抄)

作者: sun静待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12:44 被阅读28次

1.

诗歌,只与诗人建立灵魂通道,并通过诗人传递、扩散、暗示、感应信息和经验。如果说,诗歌是一串串灵魂的密码,那么破译她们的钥匙和权力,始终并且永远掌握在诗人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才是真正有能力评价诗歌的人。

2.

艺术鉴赏,是个性对个性的激越发现,激越感召和认知。如同馒头喜欢红豆腐,而大葱喜欢白豆腐一样。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种经验的“嗜好”。

3.

认识论将人大体分为两类:对于真理,第一类人或多或少与之保持一段距离,表现出一种思想高度上的谦卑或行为逻辑上的迟疑,这种人居多;第二类人则千方百计寻求与事物同步的可能,表现出一种思维的果敢和深刻的洞察,这种人极少。他们终因出众、超群、责无旁贷,而成为领袖或者诗人。

4.

诗歌与小说散文最大的不同是,小说散文可以建设在几乎任何一种叙述材料上,而诗歌只能建设在诗意上;只有当诗人们使用非逻辑或非理性的方式发现了诗意,阅读者才有可能借助逻辑或理性经验,分享和丰富诗人们的发现。反之,诗人们只能自噬其尾。

5.

比喻的意义,不在用一个事物拟指了另一个事物,而在于,唤醒或激活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神奇联系。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或明或暗,或实或虚,或直接或间接,或内部或外在。

6.

诗歌的殿堂不是用形容词堆砌而成的,诗歌与形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诗歌是连体的意象,是诗意与诗意之间的联盟,是一个名词与另一个名词所组成的神秘“王国”。然而,我们常见的却是:一些立志想成为诗人的人,他们总是不得要领地推着满满一车的形容词,像农人推着粪车,汗流浃背地奔向诗歌的田野。

7.

悖理是思想的极端,它超越思维,如同冰峰上的雪莲,孤高凌驾于世,它的绽放不是为了炫色,而是为了绝尘。在悖理背后,深邃往往以幽默乃至荒谬的方式,替代逻辑。

8.

剪裁,就是剪裁掉一件上衣或裤子以外的布料,成全上衣或裤子。也许这块布匹足够大,足够裁剪出三件上衣或两条裤子,但那是下一次下下一次的剪裁。对诗歌的剪裁,并非为了使诗歌更像诗歌,恰恰相反,需要剪裁掉的是:更像诗歌的那一部分。

9.

一首诗,无论长短,真正具有发现意义或核价值的段落,绝对不会超过三行。其它部分,要么迎合形式,要么狐媚词汇。对诗人而言,语言上的洁净与舍弃,相当于皇帝舍妃子。

10.

一只篮子里装不下哪怕最小的果园。诗意只是果园里的一只苹果。诗歌之精要,就是一个字:减。把“一篮子”水果摆上桌,则“一篮子”是对果园之减;取一只苹果、两枚香蕉、几颗草莓,制成果盘,则果盘是对“一篮子”水果之减。诗的技法就是十行去九行。智力不够的人,才将事情搞得很繁复。

11.

减的精义,不仅仅体现在减字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留字上。减去一个字或一个词,这不是减;减去一段话或几行诗,这不是减;甚至于,把一首诗全部减去了,这也不是减;减光了,如何体现出减的意义呢?减,呈现的不是一个量化过程,而是一个“优化重组”的升华过程。减很容易做到,留却不易为之;减的意义在于留:减去多余,留下精华。

怎样鉴赏诗词

1,读懂开头

文章如流水,古代诗歌亦如此。开头往往点题,交代写什么,或者创造氛围,或者奠定基调。

要读懂一首诗词的开头,一是要努力联系诗题。

二是要突出五“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景,抓住了这五“何”,也就抓住了一首诗词的源头。

三是要体会感情基调。

2,读出妙处

近体诗的第三句或第三联往往在内容或写法上与前面有所变化。古代诗歌的妙处,可以是一个词(有时是“诗眼”),可以是一个意象,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还可以是一个情节。

3,读出变化

近体诗的第三句或第三联往往在内容或写法上与前面有所变化。内容上,往往由前面的叙述或描写转为议论或抒情。

4,读懂景物

古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读景物,要善于读出景中之情。而景与情之间其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移情入景、触景生情、借景物反衬感情等 。

5,读懂意象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6,读懂典故

古代诗歌中,常常有咏怀古人古事古迹的内容,也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写法。这就要求师生在理解时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借他人之酒杯,以浇自己之块垒”是这类诗歌的一个共同特点理解时,应将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以便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7,读懂主旨

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吃透内容间的关系,理清思路,切不可孤立看待。除此以外,还要多留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

8,读懂技法

在阅读诗歌时,还要树立“技法”意识。要了解相关概念,并吃透其特点。

诗歌中的“技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方面:表达方式:即描写、议论、抒情。

尤其要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特点。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要吃透其特点,在回答问题时正确运用。

表现手法:范围极为广泛,如烘托、反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象征、抑扬、虚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9,读懂诗人

常言说,鉴赏诗歌要能“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所有的诗歌其实都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诗人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时代影响等往往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

10,读出类别

诗人千千万,诗歌万万千,但不论有多少变化,诗歌仍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而每一类别的诗歌各有其特点,把握了这些特点则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诗歌。

相关文章

  • 诗歌鉴赏(摘抄)

    1. 诗歌,只与诗人建立灵魂通道,并通过诗人传递、扩散、暗示、感应信息和经验。如果说,诗歌是一串串灵魂的密码,那么...

  • 长知识。诗歌鉴赏的标准格式是什么?鉴赏诗歌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诗歌鉴赏的标准格式 诗歌鉴赏的格式有不同种类,其中,最完整、最标准的诗歌鉴赏格式,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1.诗歌...

  • 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诗词语言鉴赏满分策略技巧 诗词语言鉴赏满分策略技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

  • 诗歌鉴赏题目有创新2018北京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目有创新(独创) 往年北京诗歌鉴赏的简答题目,多设置为内容情感方面,2018年北京高考卷的诗歌鉴赏...

  • 浅谈如何赏析诗词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九讲

    本讲内容: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 绝句五十六法之13-16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

  • #讲点常识给我听#古诗鉴赏里的诗歌风格

    在古诗鉴赏中,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词语,句子及其语言特色。前两项主要是注重炼字、诗眼、炼句等。后者有时会...

  • 学习与思考

    读书笔记: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困境的突破策略 诗歌鉴赏板块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要求是最高的。在教学中,我们高中一线教师...

  •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有网友问我该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对于比较爱诗歌的我来说,其实没有深思过这个。且简单回答一下。 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

  • 应试与欣赏并存

    今天开始诗歌鉴赏专题,由《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引出,希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诗歌鉴赏是语文试题必考题,很多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kn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