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总结(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总结(二)

作者: 践行的兔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10:33 被阅读0次

    上次我总结了汉、唐、宋、明和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那我接着来总结一下读书人最有兴趣的选举制度,包括考试制。

    (一)汉代

    上次我讲了汉代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官。但这许多官从那里来 的呢?什么人才可以做宰相、御史大夫乃至这各部门的长官呢? 在古代封建世袭,但到秦汉时代便不同了。这方面的制度到汉武帝以后才定型。

    那时已有了太学,这里面的学生考试毕业分两等,当时称“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郎官是属于光禄勋下面的皇宫里的侍卫。至考乙等的,回到其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职。“吏”是地方长官的掾属。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县令也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辟用掾属的权在长官手里。三 公、九卿、郡太守、县令,这些是由皇帝由中央政府任命的 宰相下面的十三曹,就由宰相自己辟用。此外各衙门首长以下, 全是吏,全由各衙门首长自己任用。

     再说到汉代的选举制度,当时各地方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他们的选举大体可分为两 种一 种是无定期的。譬如老皇帝死了,大荒年, 出使匈奴等。还有一种有定期的选举,那就是诏令地方察举孝子廉吏的。

    我们从此看出当时这一制度是,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 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从汉代起。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 政府是一 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二)唐代

    到唐代,实际上已完全由考试制度来代替。这制度较以前是进步的。 现在自由报考,地方官申送 中央,由尚书礼部举行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 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至于实际分发任用,则须经过吏部之再考试;所考重于其人之仪表及口试,乃及行政公文等。大抵礼部考的是才学,吏部考的是干练。

    (三)宋代

    宋代考试制度,大体也沿袭唐代。但宋代科举所获影响,却与唐代不同,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到晚唐, 大门第逐步堕落,偏远的考童骤然中式,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 自不免生疏扦格。总之考试制度在宋代是更重要了,更严密了,但并非更有真效。

    (四)明代

    考试制度自唐历宋,还可说没有大变动。到明代,变动就 大了。现在我们且讲其间两点 重要的。首先讲进士及第和翰林院。 唐、宋两代的考试,由民间先在地方政府呈报,由地方送 上中央,这些人就叫“进士”。考取后称“进士及第”。譬如你是山东人,便向山东省政府报名,他把你送到中央,你就是 山东省进士。考试录取,就叫进士及第。因此主要的考试只有 一次。

    到了明代,因报考的人数更多了,才分成几次考。第 一是府县考。录取了叫“入学“。又叫“县学生”,俗名又叫做 “秀才”。照理,县学生该赴县学读书:但有名无实,并无正 式的县学。其次是省试,考试地点在各直省的省会,这叫“乡 试”。中式者俗称“举人”。各省举人再送到中央,集合会考 这叫“会试”。会试中式,始是“进士。

     明制进士及第以后,还该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中央派 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来教。这个人,本身就是朝廷大 官,也不严格来教读。照例,要待这些进士读书满三年,再加 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所以明代翰林是进士在中央读了几年书,经过考试,这个时候称为“散馆”,才成翰 林的。但此种进士读书的制度,不久也有名无实了。

    而明代风尚,则极看重进士与翰林,非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 明以前的科举,只进土及第后,即便分发服务,依其行政 成绩逐渐上升。明代则举人不便是进士,一定要进士及第、进翰林院的这批人,才能当大官。举人以下就没有做大官的份。 如是则科举场中也分了流品。进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举人则变成浊流,沉淀在下面,永远不超升。

    从两汉到唐宋,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 有当大官的希望。明以后,科举分成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 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士与翰林,也没有做小官的。

    (五)清代

    清代的学校教育及其考试制度大体沿袭明朝,但比明朝体制更加完备。基本上是从社学、私塾到府、州、县学,到国学的三级教育及考试制度。清代的学校,和明代一样是科举的必由之路。府、州、县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员,即我们所说的"秀才"。未取得生员资格的学生,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或童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总结(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lz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