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成为暴力

作者: 雪舞银裳 | 来源:发表于2020-12-26 23:50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每当过年时,就被父母拎着耳根子反复叮嘱:过年要说好话,不能出现什么“死、破、坏、打了、完了、碎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语。当时是老老实实地听了,照做不误。这可能对我潜意识影响很大,在长大的过程中,真的就时时注意不要口出恶言。

            少年时期再面对父母的叮嘱时,竟颇有些不以为然。过年时说个不好的词儿,就能影响一年的运势,这我还真不相信。少年的执拗也影响了我多年,总把那些跟封建迷信挂钩,对此禁忌嗤之以鼻。

            连带着对历史书里,各种名字避讳也不以为然,还避什么尊者讳?皇帝叫了某个字,大臣们甚至宫女们,只要沾边的,就都要避讳。这是哪门子道理?就是个名字,至于垄断吗?仍然是少年心性,叛逆着呢,竟然有着打破旧禁锢的冲动。

            但是慢慢发现,类似的语言禁忌由来已久,和语言的历史一样悠久,并非封建迷信的产物。似乎流淌在血液中,成为全民的集体无意识,潜伏在内心深处,某一个特定的场合,它就会突然冒出来。

            在早期万物有灵阶段,人们敬畏语言的力量,认为语言是人的意念的形式,强大的意念赋予语言以力量,能表达崇拜、战胜恐惧、超脱生死。当然语言也和福祸息息相关,能祈福能降灾,能招财能避祸,与人的命运融为一体。

            语言中有一种咒语,最能体现语言的力量。咒语大多存在于各大宗教法术中,佛教有各种咒,甚至一部经也能以咒命名。道教有各种真言,最为普及的就是急急如律令这样的咒语。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广泛存在咒语,他们普遍认为咒语有着强大的魔力。突然想到阿拉丁神灯和阿里巴巴山洞,这些都和咒语相关联的事物,竟是我等儿时最为神往的宝藏。那些咒语仿佛有着神力,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

            咒语一旦成为诅咒,力量仿佛就加倍了,就好像涂了剧毒的箭,不仅洞穿心灵,还会改变心灵的颜色,蔓延到全身。在文学作品中,诅咒常常因为威力巨大让人心生恐惧,而所有的诅咒竟然都能成真,这更加让人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通过逃离诅咒模式表现对抗命运的主题。这种宿命的无奈也正表现了人类对语言的敬畏。

            生活中,人们还是非常在意语言的力量的,当然这已经不关乎灵力了,人们多数从人品道德修养方面来强调语言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们对语言更关注它的交际功能,以及它带来的感受。

            这种感受都浓缩到“人言可畏”这个词语中,“可畏”的背后是伤害,是看不见杀手的伤害,是语言暴力的伤害。一部日本电视剧《高三A班》深度展示了这方面的题材,刚刚看完这部剧,才有了这些想法。有时候细思极恐,这类语言暴力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尤其是借助网络,语言更是如虎添翼,那恶毒的诅咒就好像病毒,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那些看似玩笑的话,什么“祝你再生为人”“做个人吧”“你也好意思为人”,是会给接收者带来伤害的,更别说那些带有诅咒的话语,什么“他怎么不死了”“这就是人渣”“叫他禽兽都侮辱了禽兽”,更严重的直接人身攻击,各种真假难辨的爆料。我真纳闷,是谁给了这些人攻击他人的权利的?有谁能够作为审判者,站在上帝的视角审判他人?

            是什么让人们这么热衷于语言暴力而不自知呢?难道三思而后行不适用于网络?

            网络的特点使网络本身变成了一个恶念孵化器,谣言加速器,暴力起搏器。但如果将语言暴力单纯地归咎于网络,那就太偏颇了。一定有个更关键的东西让语言成为暴力。

            那个更关键的东西就是人性,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会潜藏一些恶念。在现实中,还有个道德“阀门”守护着,但到了虚拟的网络中,这个“阀门”就失效了,恶念就如渔夫打捞上来的瓶中魔鬼,被彻底释放出来。那些不过脑子的发言,看似有口无心,但是都是人性中潜在恶念的宣泄。网络只不过隐藏了恶的本相,使其伪装起来,变得狡猾,难以被人发现。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不会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是恶,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在守护正义,常常以正义的使者自居,从而获得良心上的自我满足。看到别人被踩在脚底下,就获得一种优越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自己活下去的动力,没有更好,只有更糟,你的不幸,我的胜利。网络撕掉了人们面对面社交的一层面具,更显得无所顾忌,键盘上的敲击动作太过简单,作恶成本又太低,所以来个恶作剧也无所谓。

            很多无心、无所谓浮于表面,遮蔽了一些人的理智和思考,让人更多地关注于手指的行动力。可是,没有思考的行动,就如一艘没有航向的巨舰,撞向哪里都是灾难。可怕的是这种灾难常常集中指向某个具体的人,这个人常常是站在阳光下的,即使他遍体鳞伤,暗黑者们也会视而不见。

            真正的救赎从来没有,所谓切肤之痛不可能存在,除非经历等量的伤害并引发反思。隔了屏幕也隔绝了感同身受,情感被情绪代替,情绪又被武断牵引,武断来源于失心。当一个人变成心盲时,语言暴力的洪水就随时随处会淹没良知。真相也永远不必呈给世人,那些不在暴力者的思考范围之内。

            当语言成为暴力,语言选择哭泣。当众人集体狂嗨,语言选择沉默。

            可是就这样了吗?不会!如果就这样结束,这个世界将没有未来,我们不要!

            还是要回到人性,人性中有恶,人性中更有善,人有七情六欲,人也有理智思考。其实人最高贵的并不是生而为人,而是努力活成为人。这种活就包括人的自省,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人通过自省认清自己的内心,进而达到认清世界的高度。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最重要,什么不重要。看清楚想明白,不再迷茫,不再盲从。当拨云见日时,人自然不再阴郁,也自然会远离恶毒。

            即使那些施暴者,也还是要区别对待的,大多数都是随波逐流,只要他们能自省,肯改变。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然,最好是在暴力之前就停下来,静下来,就熄灭在萌芽状态。最好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语言的力量,知道我们珍惜每一次说话的机会,像呵护宝贝一样呵护你口中的话语,想好了再说出来,那时你会发现你是个闪闪发光的人,即使不照亮世界,也能照亮内心。

            当然还有各种规范和管控等社会手段,那些来自外部世界的约束与规则,也会有显而易见的效果,这是论文该讨论的问题,此处不想多涉及。只有一点请注意,如果人心没有改变,又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语言宣之于口,发乎于心,声播于世,动之于人。我们怎么选择,全在于一心。愿你一心安好,口发善言!

    (看了《高三A班》,拉拉杂杂的,发点感慨,权当是读后感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语言成为暴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mn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