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明明是一家人啊,
怎么长大后,就变成了亲戚?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表述我的心情,这几天这句话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次闪现这句话时,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今天体会到了,在我和母亲眼中……
一个月前,发现母亲走路、说话和各方面的反应比较慢,多次催促她去医院检查,她说年纪大了,就那样。我也问了医生,医生说了两种情况:老年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但没有治愈的可能,只能吃药控制。我也大意了,想着慢性病,忙完了期末再做检查。放假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看病,可她和父亲因为这样那样的事,一下子拖到了这周二,通过几项检查最终怀疑了脑梗,但因错过最佳输液治疗时机,只能吃药控制。
这让我悔恨不已,因为脑梗情况较轻,没能够引起我和家人足够的重视,那一刻觉得自己真是不孝。
周二检查完,花费700多,我随口和父亲开玩笑:“让你儿子给我报销!”当时弟弟跟着,说:“好,给你报销!”我哪会要,一句玩笑而已,但弟弟说出来的那瞬间,我差点打脸自己。不应该说的一句话啊!
检查结果要等第二天,周三我去取了结果,果然是脑梗,大夫是同学,当天休息,我拿到结果后,她特地从家赶来,开了几种药,交代好吃法。还有一种药医院没有,她叮嘱我去外面药房买。我来到药房后,那种药五瓶一疗程,我取出来一个疗程后,价格让我掉下巴,一瓶188,只能吃四天,五瓶快一千块,我的确嫌贵了,就先买了两瓶,想着看下效果再买。
到家后,我用记号笔写上大大的字,提醒母亲吃法,并把在外面办事的父亲也叫回家,再次交代吃法。

今天是吃药的第四天,我上午赶回家,到家后问母亲吃药的效果。母亲说:“我的右脚原来走路自己没感觉内八字,吃了两顿我就感觉可以走正了,有明显效果。”我听了说话的声音,感觉舌头没像以前一样笨,说话声音更清晰了,走路感觉快了一点,脸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心中的愧疚也算轻了一点。我说:“那我后天回来再给你带三瓶,吃够一个疗程再问问我同学,看用不用继续吃,只要有效果就好。”
母亲慌忙拉着我:“走,去上屋给你取钱”。我说:“给啥钱啊!我小时候生病了,你不也没问我要钱都给我看病了吗?”
说罢,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眼角湿了,声音可小:“我有钱,这药太贵了!”我说:“再贵,也没有母亲贵啊!小时候明明是一家人,现在你怎么把我当外人了!”
我赶紧拉着母亲走到上屋,母亲说:“前两天药吃错了,我以为一天一次,这么贵的药,谁知道,昨天才看到药盒这边也有字,一天吃三次!”我说:“我给爸爸也说了,你们俩都没记住?”母亲说:“你爸这几天天天忙,不在家,如果我一天吃三次,现在恐怕都好了,也不用再买了,太贵了。”
我不想再和她呆在一起,怕控制不住自己。也因此,我想起了文章开头那句话……
所以,我才明白,为什么叫“娘家”而不是家,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每次从姑姑家大包小兜地往家拿,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每到过小年母亲把面发好,碱揉好让我拿回自己家烙发面馍,我更明白为啥到了年二十七八母亲就打电话说让我拿红肉、酥肉、丸子……
原来,我有了自己的家,我们成了亲戚……
父母安在,我们都常回家说说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