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袁隆平的世界》有感

作者: 冰不加块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15:21 被阅读0次

这是在《樊登读书》听过的40多本书中,目前唯一想要写一写感受的一本书。

真如樊登老师说的,这本书原本是有袁老自己亲自来讲的一本书,原本俩人已经定好大致时间,但是没想到袁老于今年5月22日,与世长辞。

以前只是知道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原来他还是一位游泳健将。据说当时他去选拔赛的时候,前50米,已经突破记录,但是因为赛前吃的太多了,结果后面就游不动了,不然就被选进国家队了。

后来他报名去当空军,本来担心政审过不了,但是没想到政审过了,当时候突然就有一个条例说,要让大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就又没去成,袁老为此也是非常可惜。

但无论如何袁老因为没有去当游泳健将和空军,不然我们就少了一位让我们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了”。

杂交这项技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普遍了,但是杂交水稻,因为水稻是雌雄同株,一直没有成功过,也有人断言说就是不会成功。

最终袁老培育成功,并且让杂交水稻走向农民的大田,成功上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当时有日本记者采访袁老问:为什么,杂交水稻日本也研究了这么多年,但是就没有成功呢?

袁老回答,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饿过。的确三年的自然灾害,真真正正切肤的饿过,也才会对杂交水稻如此的执着。才会有了中国第5大发明——杂交水稻,袁总也在说,杂交水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而是所有为农业付出的人们。

我听到这里是非常心酸的,本身我父母也都是农民,小时候家里也种水稻,虽然是在北方,每年只有一季水稻,但是每到插秧收割的时候,都是全村人最忙的时候,真正意义上明白,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农民们能够有春播秋收,但是那样农业研发者们,有可能收获的就是一次次失败,这也是为什么所以从事农业研究的人们,他们的手都会非常大,因为他们要去看那些秧苗的情况,手被割伤、化脓,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袁老的离去,是非常突然的,很难想象,他在辞世之前,91岁的高龄,还在为农业辛勤的付出这。真的是太叫人钦佩了,感动、感恩、感念!

相关文章

  • 听书||《袁隆平的世界》有感

    这是在《樊登读书》听过的40多本书中,目前唯一想要写一写感受的一本书。 真如樊登老师说的,这本书原本是有袁老自己亲...

  • 读《袁隆平的世界》有感

    今天继续读《袁隆平的世界》,读到学生时代的袁老学习喜欢跟着兴趣走,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这样,对喜欢的功课,就特...

  • 读《袁隆平的世界》有感2

    袁隆平是一个“学习成绩不拔尖”的学生,却是一个爱动脑筋、爱提问的学生。这个爱动脑筋、爱提问的学生,与那些接受能力特...

  • 袁隆平的世界

    对学校的成绩,大家不要那么在意,一个人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勇于探索,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体会过那种切身的饿,...

  • 袁隆平的世界

  • 读《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有感

    下雨天,毕业季,这样独特的季节我再次读书。 在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袁隆平的发现是由于一个得力助手的帮忙,她就是他...

  • 随思‖新书推荐(65)

    袁隆平的世界 《袁隆平的世界》一书由陈启文 所著,讲述了袁隆平为科学奋斗的一生,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名 袁...

  • 戊戌杂记(其二)

    知袁隆平老先生受侮有感 临睡了看看QQ空间,正好翻到了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杨超越“影响中国”,袁隆平被骂...

  • 读《袁隆平自传》

    最近有幸观看了电视剧《功勋》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深有感触;周末又阅读了《袁隆平自传》,对于中国工程院已...

  • 袁隆平、吴孟超院士有感

    大海退潮,沙滩上留下很多被搁浅的小鱼,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有个孩子弯下腰一条一条捡起小鱼,扔进大海。 旁边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袁隆平的世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ns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