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樊登读书》听过的40多本书中,目前唯一想要写一写感受的一本书。
真如樊登老师说的,这本书原本是有袁老自己亲自来讲的一本书,原本俩人已经定好大致时间,但是没想到袁老于今年5月22日,与世长辞。
以前只是知道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原来他还是一位游泳健将。据说当时他去选拔赛的时候,前50米,已经突破记录,但是因为赛前吃的太多了,结果后面就游不动了,不然就被选进国家队了。
后来他报名去当空军,本来担心政审过不了,但是没想到政审过了,当时候突然就有一个条例说,要让大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就又没去成,袁老为此也是非常可惜。
但无论如何袁老因为没有去当游泳健将和空军,不然我们就少了一位让我们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了”。
杂交这项技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普遍了,但是杂交水稻,因为水稻是雌雄同株,一直没有成功过,也有人断言说就是不会成功。
最终袁老培育成功,并且让杂交水稻走向农民的大田,成功上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当时有日本记者采访袁老问:为什么,杂交水稻日本也研究了这么多年,但是就没有成功呢?
袁老回答,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饿过。的确三年的自然灾害,真真正正切肤的饿过,也才会对杂交水稻如此的执着。才会有了中国第5大发明——杂交水稻,袁总也在说,杂交水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而是所有为农业付出的人们。
我听到这里是非常心酸的,本身我父母也都是农民,小时候家里也种水稻,虽然是在北方,每年只有一季水稻,但是每到插秧收割的时候,都是全村人最忙的时候,真正意义上明白,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农民们能够有春播秋收,但是那样农业研发者们,有可能收获的就是一次次失败,这也是为什么所以从事农业研究的人们,他们的手都会非常大,因为他们要去看那些秧苗的情况,手被割伤、化脓,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袁老的离去,是非常突然的,很难想象,他在辞世之前,91岁的高龄,还在为农业辛勤的付出这。真的是太叫人钦佩了,感动、感恩、感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