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文化的沉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益加强,对健康的理解也逐步加深。
以前,说到健康,一般就是指身体健康。在老百姓眼中,一个人身体强壮、干活有劲,没毛没病就是健康的表现。
现在,说到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已经被摆在了相同的地位上。老百姓已经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可是在《少有人走的路》的第二篇中,作者对健康提出了一个种新的理解——常态。“如果你失了健康,你便失了常态;如果你恢复了健康,你便恢复了常态。不过你生来的身体,必须本身是常态的”。
常态不仅包括身体常态,也包括心理常态;从另一方面来说,常态包括先天的体格和后天的情形。其中,心理常态更侧重于后天的情形,因为衡量心理常态的标准需要“依据年龄、种族、教育、社会情形、当代风俗等而断定”。
同时,对于个人之间来说,每个人“在每件事上,都有小的差异,在许多事上有大的差异”,存在个体的特殊性;可是,“你能在大体上及群众生活中,可以和其余的人一样,而且假定在先天及后天的情形上,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么,你便是一个常态的人”。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常态人,而且在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既有独特个性,有能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这两天写文的困扰:心理学作为一个专业的学术领域,《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约瑟夫·查思特罗作为一个美国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即便他以大量的大众心理数据为基础,采用结合实例来讲解心理学常见问题,这本书的知识点在我个人的理解范围外了。
像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中国所认为常态的,在美国未必认为是常态”,在书中列举的很多实例在中国很少发生,甚至很少听说,使我在看书的同时,很难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念产生共鸣,导致写读后感瞬间变成痛苦的差事,每次写的时候都需要盯着文本数字的跳动,采用挤牙膏似的方法。需要将文中提出的几个概念或者作者的态度,结合自己对此的理解,艰难地将读后感平凑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