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一林无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19:32 被阅读0次

          前天晚上,突然觉得很无聊。妹妹莫名冒出的旅游行程,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顾任何人的意见,最终老妈说服不过自己的担心,答应一同前往。

          当时晚上八点,她俩为着什么时候该出门去车站,路上带什么东西,各种争吵,非常牵强的安排。但除了安全,我并不想祝愿其他玩得开心之类的,只要平安回家,怎样的体验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的帽子呢,老妈?”
        “你里面为什么要穿件长袖呢?”
          ……

          老爸只说天气不好,可是妹妹的逻辑是,西湖可就是应该要下雨天游玩的景点!她难道准备去邂逅一位没有油纸伞的“许关人”???

          直到响起关门声,渐远而听不清的对话……然后,客厅里烧水壶开始滋滋作响。呵,他怕是能喝上一晚的茶!

          我呢?依旧只觉得很无聊……


    我猜定是西湖龙井

          直到昨天下午我在群里看到她俩的照片分享,才不再心里感到百无聊奈了。也不知是谁的摄影技术,拍得真好!

    美中不足是双下巴吧

          曾经她迷惑的时候,我们讨论,我总过分提及体验,体验至关重要。如今偶尔被她用此反驳,我也不再补充解释,只在心中泯然一笑。好比说,此时此刻你们身在杭州是体验,而我由图及景,搜索查阅,脑补身临其境,你不能说我就没有任何体验。世界如此之大,你想去看看没什么不对,但怎样看世界各人都有不同的路径,山水如何,与你是否曾入风景无关。

    品茶滋味不及泡茶滋味

          这些年我最大的困扰是父母的相处与沟通模式。当我看到此图,唯一的想法是:懂得!

          我爸极爱喝茶,他爱的是喝,绝不仅仅是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曾经他也酗酒,后来他也酷爱过马来西亚的白咖啡。这都不影响他因为爱喝,最终钟情与茶。大概这样的结果也是最为合适的。

          我想这辈子我很难能够改变他俩的沟通模式,不是不能是极为艰难,但或许在相处模式上希望会大一些。

        好像我刻意带妹妹去了一茶莊坐了坐,然后她买了一两不算低价的绿茶回来,开始看有关茶的书籍,也和卖茶的小姐姐加了联系方式,聊得甚欢。巧合之下,出游便带着母亲去体验这泡茶的乐趣。

        早些年,我买过几套功夫茶具,搬家因为材质的原因,没能留下。原来,即便是留下,我妈也定会打包收藏着,并不会真拿出来使用,盘弄的。可这样的器具,唯有盘玩使用才是有价值意义的。

          如果未来有一天,老妈心情好,取几种不同的茶叶,拿几把茶壶,像是过家家似的回味这次旅行中的茶道体验,邀请上老爸一起,不论他俩还是原先的交流模式与否,这其中多少有种懂得的尝试吧。


          那天晚上没听完整的王老师的课,最有意义的一部分是讲:“认知重建技术-想法转弯(口头禅)”。这个标题挺拗口,听完课的我通俗化一下,就是告诉你一个改变自己不好念头(以及口头禅)的可行性方法。

    话说,王老师讲自己小女儿三岁时,她喊女儿吃晚饭,“快来吃饭了,xx”头一遍,孩子玩得专注没反应,三遍下来,孩子突然委屈万分:“妈妈,你…怎么这么凶?你不爱我了嘛?”王老师有点不知所以:“喊你吃饭啊,怎么了?我凶了嘛,我哪里凶你呀!你快来吃饭吧。”
    “妈妈,你现在这样说就很好。可是刚才你重复了三遍,真的很凶像怪兽,那样子让我觉得害怕。”

          至于嘛?至于!因为“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语间对亲人造成的隐形伤害。

        这是因为王老师自身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再有了带老大的经验,在教小女儿的表达时,她有教会她一点:说什么事情,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情绪也一定要表达事件)这里我用“叙事言情”二者缺一不可吧。

          事实上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别说三岁的孩子,即便是我们自己,也未必会如此客观表达。一方不会表达被动接受着语言暴力,一方无意而为伤害对方而不自知。久而久之,可想而知……哈哈哈。

          所以这个认知重建,想法转弯技术,是一个需要长期刻意练习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个对开页的本子(或者把纸对折后打开),左手边:记录生活中你通常会说的负面句式。你自己是很难想得到的,这里你必须寻求帮助,从你最爱最不想伤害的人开始。比如说你爱人,你直接问他,他是不敢直言不讳的。你得彼此心情平静时,准备好你得本子之后,跟他说:“老公,平时我对你说的什么话最让你受不了,甚至难过的?”

          他一定愣住,然后“没有没有,你都挺好的,怎么这么问呢?”

        “你好好想想,只要你能相出一句,我就多洗一天的碗(或者打扫卫生,或者给一百零花钱,诱惑就得看你的啦)。”

        如果是孩子,“宝贝,平时妈妈对你说什么会让你感到受伤害?”

        看你家对孩子一般采取如何鼓励制度的,可以是积分、代币、奖励,鼓励孩子说出真实的句子。记得事后履行诺言哟,对孩子诚信很重要,这就是言传身教的机会。


          左侧记录下自己平时伤人的句式(口头禅)之后,当然包括自己的负面念头。

          然后右侧写出相应的可替代客观建设性句式。

          实际上看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话,应该就很好理解这种技巧。《非暴力沟通》当中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表达客观的事实而不带入自己的情绪或者评论;第四章:体会和表达感受,关注事件让自己产生的体会,要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并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或许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是无法准确表述自己当下感受的,只觉得词穷)

        这里强调的是客观,不带入个人想法!

        最后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尽可能运用替代句式,并且刻意练习三个月以上,什么句子是需要改变的负面句式呢?就是当你自我觉察时,感到另自己后悔的,你不想伤害孩子,你不想错过机会,让你后悔的事,说了让你后悔的话,那么就需要通过调整来转念,直到将客观建设性积极句式形成习惯,成为你会产生的自动化念头。

        这个方法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情绪属于认知的过程。心理过程中,我们先形成认知,然后产生情绪,再导致意志行为(所做的决定或者行动)。认知受各种因素影响,基因,环境,原生家庭,体验等等,也包括后天可以扩展认知,通过学习重建认知。

          我个人还比较推荐阅读几遍《非暴力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pr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