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面从严治党初期,我以前在党建办公室工作,总是有学校党务干部和刚毕业大学生打电话或来访咨询转党建相关业务。
他们往往会问许多问题,但表达不清楚他们咨询的目的。时间长了,他们说完第一句话,我就知道他们的真实需求。从而不需要继续回答他们自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在交往中,我们能读懂对方的真实需求,才事事顺心如意,大家一起好。
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家老大,或许是婴幼儿时教育的缺失,没有引到他遇事好好表达,遇事只会哭闹,2岁时夜里要尿尿,他只是哭,而不说要尿尿,我们大人慢慢地才明白他的真实要求。10岁的他做错题了,很烦躁,没法进一步继续做作业。开始我总是和他讲道理,告诉他:错了不要紧,继续往下做就行……情况越来越恶化,他一做错题就崩溃的样子。为此我很揪心,以为他得焦虑症了。一看书,好多症状都符合。
后来,在他心平气和时,我和他沟通。他说自己也不想那样,控制不了。他说做错题时,希望得到我的安慰。可能我一直对他批评的有点多,致使他对自己也比较苛刻,不懂得宽容自己,更不会鼓舞自己。
当他外烦躁时,我也很生气,但我克制着愤怒,努力和他拥抱,安慰他。但是,还不起作用,似乎更糟糕了。
我们又沟通,他说你看你哪是安慰我,那个脸像驴脸。意思是我不够真诚,不够真心。说心里话,确实如此,我真的是在忍。
后来,我真的发自内心,带着真诚温柔的微笑,给他拥抱和安慰。结果,真灵。他越来越平和,越来越会调整自己。
期末考试,班里第一名。考前三天放假,几乎没复习,他看完了《平凡世界》的第一卷。
我没有弄明白他的真实需求时,一到作业时间,我们俩都比较崩溃。如今想起那段岁月,还心有余悸。如今,作业他自己安排,只在遇到不明白时问我。
好像他也不那么容易出错了,出错后也不是问题了。
夫妻间婆媳间也是如此。彼此间会有各种交锋,我们同样可以分析,对方到底是对什么满意,希望什么得到改变。
说到底就是,找到核心问题所在。也就是我们高中时代所学的哲学应用,透过现象看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