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首进大观园。
我,第一次进了码字园。
今天我当差,“巡视”码字园。
01
陈晓冰:
我来到园里看风景。
风景在看别的宝妈。
这是园中园——
宝妈园。
喜欢看你写人说故事。
三言两语,鲜活的人物、鲜明的特点,跃然纸上。
比如把老公备注成小三,比如孕妇喝酒砸车。
你有一双慧眼,生活都在你的眼下,都在你的笔端。
易效能线下课堂,你是我的教练。
线上的人生,线上的世界,是你让我看见。
02
吴颖芳:
你将我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声音的乐园。
一直只知道牛排要趁热吃,可以七分熟三分生。
却不知道,声音竟然还有暖声,七分真三分虚(虚声就是假声吗?)。
其实挺喜欢朗诵的,当然纯业余。
才发现,声音竟然有这么多、这么细的门道。
流口水了。
一方面说到牛排就想吃了。
另一方面,很想听你的“原声重现”,让我们一享声音之“盛宴”。
将练声之道说得这么通俗,这么吸引人的口味(差点说成“口水”了),说实话,我忍不住的全部看完了。
而且,看到后面边看边练“气泡音”。
一篇文章引导读者的行动,你做到了!
03
李灿:
很喜欢李灿的那个女孩。
那个经常在你脑海中浮现的那个女孩。
众多文章,就被这个题目所吸引。
想去看有没有暖昧。
结果进去一看。
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写了认识的过程,相处的经历,就像我亲历旁观你们的“约会”一样。
不用写很透,让人去遐想,就像女孩的心思一样。
这个着笔尺寸,你把握得很到位。
让人忍不住追问:
那个女孩,后来呢?
04
陀玲:
你说你是骆驼上的铃铛。
我要告诉你的是——
我是骆驼。
你说梦驼铃,那是不是——
(此处省略n个字)
十岁读一年级,缺少父母之爱。
现在教书育人,像父母般关爱别人的孩子。
文章中,你最让人难忘的三点:
细节、细节、细节。
细腻到可以拍电影,细腻到我被穿越带到了你小时候。
读你的文章,就像品酒,很醇、很久、很厚。
05
周丽娜:
首先,觉得你很听话。
别人叫你阅读,你就阅读,别人叫你写作,你就写作。
先是不大情愿,后是欲罢不能。
这么听话,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这招别人能用,我为何不用?!脸皮最厚的又不是我!)
看到了你越写越有状态,越写越引人入胜。
其次,觉得你很专一。
从头到尾,日日更新,全是小说,全是校园生活。
就像追剧。
就像钟霞追《少年文艺》。
一直在寻找,哪里写到了“早恋”。
丽娜,果真厉害。
06
张鲁榕:
如果让我说十五个表示情绪的词,我都说不出来。
可是你竟然不仅写得出来,而且一个情绪写篇故事。
不得不说,你的视角太特别了。
解读人心、解读自己,入木三分。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闲庭信步。
我看到了情绪达人、“武林”高手。
07
许小妮:
用文字滋养自己。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本身,就滋养了我。如果我变胖了,就要怪你了。
——题记(为什么要写题记,因为一不小心看到了这句至理名言〜)
走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思想乐园。
每天与自己对话,与“蜗牛”对话。
虽然我也没太看明白蜗牛是谁〜
我看到了你的喜怒、看到了你的觉察。
看到了你在慢慢往前“爬”。
08
钟霞:
量大、质优。
这不是产品广告。
这是我对你文章的评价。
那我的建议呢?
说说你的我的三个男朋友吧。(读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写到了三个男朋友:别人的男朋友、前男友、现男友。
第一个男朋友有热点(明星),有角度(出奇不意)。
不足就是与后两个男友脱节有点大。
别人的男朋友与你何干?
如果是我。
如果我是你。(好拗)
第一个男友,我可能会这样写。
仍然保留热点不变,我就写我是某个明星的狂热粉丝,他是我的梦中情人、梦中的男友。这样仍与“我”有关。
谨此建议。
09
骆训文:
看到了你的文章是东一葫芦、西一榔头。
但也有好的地方——
那就是,好在你没有断更。
知道不?
没——有——断——更。
虽然23日没写,但值日可翘班。
园园说的。
所以,园园:
勋章千万不要忘了给。
10
罗晓兰:
原来以为你是能说。
现在发现你还很能写。
说得多,写得也多。
洋洋洒洒,一不小心就上千言。
初看这么多内容,以为哆嗦的很多 。
细细读来,却找不出一句废话。
而且每一句话与上一句都衔接的很自然。
比如你的这篇《不许挂脸》。
从什么是挂脸,到一家三张挂脸,到微笑是解决挂脸的方法。
活生生的故事,紧紧围绕着主题。
微笑就是人类沟通最好的润滑剂。
让不好的情绪随着我们豁达的想法随风而去。
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文章。
没有哪一样不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