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真是一个非常后知后觉的人,如果要类比,可能就是《疯狂动物城》里面那只慢吞吞的树懒吧。最近开始听的歌,查了下竟然是五六年前流行的。虽然过时,但也妨碍不了我一边听着这些歌摇头晃脑,一边默默地在敲字。另一方面来说,我也是自娱自乐的一个能手。(笑)
也是因为这样的后知后觉,我好像总是对当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流行的东西缺乏注意,也不太在意。不管是年幼的时候,全班女同学都在讨论的台湾青春偶像剧,还是大学时代朋友们讨论的欧美流行,抑或是现今中二少年们经常提起的各种成团节目,我都处于“听过,但没留意”的状态。每次跟朋友们聊天,说到这些热门话题,我只有听的份,还要一直保持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啊,好像突然发现了自己人缘不佳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我,是不是一个有很清晰的自我认识,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喜好很小众的人呢?答案是,并没有。我的生长环境其实很封闭,是一个被家长管得很死的可怜的小孩。偏偏家长知道要管,但没想过要怎么教。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我吃饱穿暖,每天认认真真上学,考出来的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什么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课余兴趣,也再见。我至今还记得因为对音乐的兴趣,我自己一个人去了乐器行但是对于店主的询问一句话都答不上来的窘迫。不是我不想学,而是父母认为我没有必要学。反正考大学嘛,文化课过关就行了,我们走不来艺术生的道路。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对所有乐器一窍不通。嗯。所以在我人生中本来应该是最精彩最难忘的十几岁,我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和发呆,连同龄人的话题都没法插上一句嘴。噢,连课外书都是没有的。在我有意识地要自己省点钱去买书之前,我看的是家里的哥哥的语文教科书、家里大人订阅的报纸和杂志-《故事会》、《家庭》这一类大概很多青春期少女都没有看过的杂志。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慢慢地长大,知道要认真读书,却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读书,也不知道自己读完书要做什么,想来也真是无趣。
不过要说起兴趣,多亏了他们没有完全禁止我看电视,我还是找到了一点喜欢的东西。和我同年龄的小伙伴们大概还记得小时候电视台转播的日本动画吧?对的,我在电视上看动画片这一行为,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前。高中学会了用电脑去看在线动画,但是家里没有网络,而网吧我是万万不能去的。只能一遍一遍在电视台上找咯。幸而广东人喜欢看的翡翠台那会还有好些不是那么低龄化的动画可以看。我也因为这个在班上找到了有共同话题的同学,每周凑一起分享和讨论。想来也是我青春期为数不多的记忆了。也因为喜欢看日本动画,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一度想报日语,最后还是屈服于父母选择了他们喜欢的英语。哎,从小就是一个没主见的人,大概对所选专业和自己的未来的关系也搞不清楚。(当然,吃过许多亏现在还在挣扎的我已经明白了,只是明白得有点迟……)
总之,我很慢,也没什么深刻的思想,也搞不清楚人生当中许多重要的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算是一个“傻白“。没有”甜“是因为我家境不富裕,从来没享受过一个甜甜的女儿家的待遇,没有芭比娃娃,没有小裙子,头发都是母亲嫌麻烦就一剪子简短,青春期的时候因为不擅交际也不懂流行趋势,过得也不甚愉快,不提也罢。傻就傻吧,白就白吧,万幸的是也好好地长大了。经过大学四年的成长,初入社会的摔跟头,遇到不好的人,也遇到真心待我的人,终于长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成年人。(本来这里想写中年人,想想还是没法面对这个字眼……)
在很多人眼中,成年、成家,大概人生就定型了吧。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有工作有家庭了,就日复日地生活下去呗。偶尔有些小念头,都自觉荒唐不再去想。但是因为这次疫情,在家的时间多了,每天忙完家务事忙完孩子,总觉得不想睡觉。心里有对于疫情带来的变化的担忧,也有了一些对于自己的思考。可能我真是特别特别慢的人,我是最近才开始每天抽一点点时间做一点运动,拉伸或者少许的腹部练习。练着练着竟然发现真的有点变化,顿时觉得,那是不是这个时候再开始一点别的活动,还是会有收获的?是不是这个时候重新再拾起一些丢失的兴趣,还能有点进步?这样细细碎碎的念头时不时就冒出来,渐渐在脑袋里像打火石一样擦出了一点星火。嘛,好像也没什么坏处,试一试也不妨。对,这就是我这个开坑计划的由来。一个人近中年的少女(心态永远是少女!),打算重新拾起写字这一简单的兴趣,给自己一个空间唠叨一下。虽然我很慢,但我会努力慢慢地磨字的。毕竟,flag已经树起来了呀。(笑)
有些事情,还是要做过了才有资格真正放弃。
加油吧,中年少女。
2020-3-24 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