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1、教练式领导力,应该是要启发下属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到解决方案,起码是思考后能够尽快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事事都来问你。
2、GROW模型
G——goal目标
R——reality现实
O——options方案
W——will行动计划
GROW模型是一个完整的辅导过程,通过分析目标和现状间的差距,从而发现问题,厘清障碍,再找到解决方案,最后是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行动计划。
3、确认目标和现状
五点:起点、终点、节点、难点和卡点
终点就是目标,起点就是现状,节点、难点和卡点,就是从现状到目标的过程。
用纸画出来呈现,叫做客观化。当呈现在纸面上时,就能帮下属从脑海中的一团乱麻中脱离出来,更轻便地梳理情况。
2、发现问题
一般来说,职场上的问题,看起来多种多样,实际上也就是两类。
一类是关系问题,协同不畅,性格不合等等。
另一类的就是能力问题,要么是某类技能不会,要么就是认知不到位。
帮助下属梳理时,切记不要批判下属。
3、回顾已用方案
为了实现目标,已经用过哪些方法,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两个目的:一来就采取过的行动评估当前的状况,二来要明确之前采取行动的结果和影响。
提问:
(1) “截止我们谈话的当下,关于这件事,或者工作你都做过些哪些呢?”
(2) “知晓这件事情的其他人给过你什么建议吗?”
(3) “你觉得这个目标还现实吗?”
4、分析差距
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就打分。
“我们的目标是要按期完成任务,按照你说的方法,你来打个分,十分是满分,铁定可以实现目标,零分是肯定完不成,你打几分?”
“那另外四五分的障碍,可能是什么?”
如果是能力问题,你需要明确告诉他怎么干,如果是关系问题,要引导他先同理,再换位, “如果你是他,你怎么想?”
【学习启发】
1、GROW模型从我进入职场就参加过类似的培训,不过那个时候心态都是没用把培训当作一回事,想着简单应付一下就可以,没必要认真吃透。
这也难怪我现在的员工让他们参加培训的时候,也是我当年的那种状态。
不过人都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我们负责把培训做起来,并且设定考核体系。
至于员工是否糊弄,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再次重新认真学习的时候,才发现这样的工具是如此有用。我们通常经验性的方式去市场上搞定客户,但是没有提炼出方式方法。
所以就没有办法能复制给员工,让他们能自己去开拓市场。现在学习以后,我就尝试着用这样的方式来辅导员工。
2、关于“五点”和客观化
起点、终点、节点和难点,我都能理解,但是对于难点和卡点的区别,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
看了一些留言,也有类似问题,因此吴老师给了这样的回复: “难点是这项工作会遇到的困难,但是是可以努力克服的;卡点是会遇到的障碍,被卡住了,一般在环节交接的地方。”
还是有些懵懵懂懂,但是先用起来再说。
客观化这一点我是最认可的,很多时候与员工讨论问题,没有用纸呈现出来,他们就极容易发散,东一下西一下,问题不聚焦,也就理不清现状情况。
3、职场大部分问题都归为两类
关系问题:信任建立不到位那就建立信任。
能力问题:执行力不够那就先去做事,认知不够那就慢慢恶补。
4、G与R四个步骤很落地
从确认目标和现状,再到发现问题,再到回顾已用方案,最后到分析差距。
一步一步递进,就能很好的厘清现实和目标间的差距,继续学完完整的GROW模型就可以协助员工完成策略制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