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解读:
(1)这四句话分别是:
跟父母一块修练
与他人来修练
用事情修练
在自己内心不断修练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道场——洒扫应对,待人接物。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和质是相对的——文是:外在表现
质是:内在淳朴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话是给所有人修练的进阶态度:
就算你没有机会去学那么多的书,去读那么多很需要知识含量的东西,你最起码可以跟父母,跟他人,跟你日常所做的工作,跟你的内心对话,这就是孔子说的学习路径。
第【七】条: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
(1)重内在轻外在。
贤贤——内在 易色——外在
多去看中内在,替换掉我们对于外在的执着。
(2)事父母能竭其力——家
事君能致其身——国(公司、单位)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亲族
在这几个方面都能表现很好,就不用担忧你没有文凭。
推荐书籍——《大学的终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