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后台留言,想要取得成功真的很难,他在自媒体做帐号已经一年了,还是没什么流量,也没有什么进展,想要放弃。
像这位网友这样想的并不是个别。
其实,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某件事情或某项工作做了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成绩或是取得成功,就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
然后,放弃。
可是,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相差的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他们能多走一步,很有可能就迈过了那道坎,走向了成功。
要知道很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多么高的天份,拥有多么超强的能力,而是他们做对了这三件事。
01 树立人生目标
爱默生就曾说过: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这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
一个人有了人生目标,就不会迷茫,不会消积懈怠,就会朝着这一目标去努力,去奋斗。
2018年高考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王心仪,一篇《感谢贫穷》感动了无数的父母和学子。
王心仪出生于河北省的贫困县一户普通农家,她家与周围的村民家一样贫穷,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
因为家里太穷,被同学嘲笑穿破衣服,因为家里太穷,眼睁睁看着姥姥病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知道了,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改善生活。于是,小小年纪的她在心底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大学梦。
在文章中王心仪这样写道: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人一旦有了目标,生命就开始聚焦,才会在生活中发现契机,一步一步向理想迈进。
明确的人生目标所带来的动力不仅仅包括催人奋进、勇敢向前的驱动力,还包括抵制诱惑、少走弯路的自制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一项调查,关于目标与人生绩效的关系。
通过对一群普通人进行了25年的追踪,发现没有目标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目标模糊的人成为蓝领;
目标明确的人成为白领,属于专业人士;
目标远大且把目标写在纸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最后成为社会的顶尖人士、各行各业的领袖。
这项调查显示:目标对于人生的积极影响极其重要。
所以,请给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
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依据,就有了人生的动力。
02做到自信
稻盛和夫在《斗魂》中说:
自己不相信会成功的事情,人们不可能努力去干。所以可以说:很多事情不成功的原因,不在于能力不足,而在于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会让人成为悲观主义者,但悲观主义与远大理想结合在一起通常能成就杰出人物。
有“乒乓球一姐”之称的邓亚萍,获得过18次世界冠军、连续8年世界第一。
我们所熟知的是她的硕果累累,所看到的是她在比赛过程中铿锵有力的打法和战术,以及站在领奖台上的那种自信和满足,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邓亚萍,13岁前,因为“身高太矮”,差点连省队、国家队都进不去,她可以就此放弃,但她没有,她坚信自己能行,她说:“我身高矮,所以每球都是高的,都是杀球的机会。”
然后,她年仅13岁,就拿到全国成人组冠军。
邓亚萍21岁那年,在亚运会爆冷输给日本何智丽,万众指责,她可以自暴自弃,但她没有,她说:“同样的错,我不会再犯第二遍。”
然后,她接下来又连拿了8次世界冠军。
邓亚萍24岁那年退役,只有小学学历,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她可以放弃学习,但她没有,她说:“我每天就读14小时英文,读个三年,还怕念不来吗?”
然后,她的英文程度好到攻下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
邓亚萍就是在一次次的困境面前坚信自己,战胜自我,逆转翻盘的。
高尔基这样说过:
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有这样一个故事。
惠普公司在多年前的一次职员研究中发现,男员工在仅满足晋升标准的60%时,就会向公司提出申请,而大多数女性职员会一直等到她们达到100%的要求才付诸行动。
结果就是,男员工得到了更多的晋升,不是因为他们能力高,而是因为他们勇于举手说:“我要”。
自信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相信自己一定会导致失败。
而高度的自信善于将发生的危机转变成机遇,让你更有可能成功。
03 积极行动
培根曾说过:
好的思想,尽管得上帝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异于痴人说梦。
真正成功的人,并不在于有多好的想法、多好的智谋,而是在于果断地行动,不害怕失败。
只有付出了行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否正确。
在一次演讲活动中,杰克,坎菲尔德拿出一张面额100元的美钞,
说:“这里有100美元,谁想得到它?”
这时候,屋子里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但杰克坐在那里,手里一直举着那100美元,他又问了一句:“有谁真的想得到这100美元吗?”
一分钟后,有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杰克跟前,等着杰克把这100美元递到他的手上。
可是,杰克还是没有动。
终于,另一个人走上前来,从杰克手里抢走了这100美元。
这时,杰克对现场所有的观众说:“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就是,他离开了座位,采取了行动。
只想不做,一无所获。
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伊万,克雷洛夫从小没上过正式的学校,只是自己在家读书。14岁的时候他下决心成为剧作家,并在家庭拮据的状况下,一边打工一边写作,写出《用咖啡渣占ト的女人》。
克雷洛夫说: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04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成功没有捷径,它从来都是始于梦想,而圆梦于行动。
人生有梦想,所以有目标,人生有行动,所以有成功。
其实,并非所有的成功者都能力、智力超凡,但是他们都做对了这三件事:给自己树立了人生目标,足够自信,决定了一件事情就果断采取行动,并为坚持不懈地努力。
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请坚信这一点,努力去描绘自己的理想蓝图。
最后,请点亮在看+关注,生活不易,相信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做下去,生活不会辜负认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