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2265/96d18b1f90fd0528.jpg)
2009年,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
当时我在一个小公司,同组的有一个姐姐。
那个时候我正好要离开那个公司,临别之际算是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就多聊了几句。
那个姐姐告诉我,她老公也是做IT的,也正准备离职,后面会去杭州,去一个叫阿里巴巴的公司。
2009年。
你知道那个时候虽然阿里已经做了淘宝网,但也只是微有名气,更谈不上是后来的庞然大物了。
但当时那个姐姐的老公就去了。
那个年代,并没有智能手机,彼此的通信基本还是短信,更不可能有朋友圈随时能知晓彼此的消息。
因此在我换了两次号码(我想对方也应该换过号码)之后,我们彻底没有了任何的联系。
我并不知道也无从知道那个姐姐以及她们家后来的故事。
但如果剧情推算的合理的话。
他们现在应该是不会再为生计发愁了。
11年的时候,
我组里有一个小伙子要离开。
原因是他对象(当时还不是老婆)要去上海,逼他也一起去。
他是不想走的。
但万般无奈下还是选择离开,去了上海一家叫《大众点评》的公司。
很多很多年后,他来南京办事,我和当时的另一个同事请他吃饭。
席间他对我们大倒苦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然后我们就劝他,如果真的干的这么不开心,不如换换,我听说上海的拼多多现在招人条件很好,基本都是开百万一年的,你不如去试试。
然后他听了叹了口气说:
"可是我现在已经年薪百万了呀......"
我在看吴晓波《激荡三十年》和《激荡十年》的时候。
屡屡被书里那些时代弄潮儿波澜壮阔的故事弄的心潮澎湃。
他们似乎不是一个人了,变成了一串数字,或一个符号。
忽而参天而上,忽而坠落无名。
他们的际遇是如此起伏不定,跟着这时代的潮流高高低低。
是的,
有时候人生真的很有意思。
我们无法说明到底是什么驱动着我们前进。
似乎每一个现在的结果都是必然,然回望过去在那一刻又如此偶然。
或许我们剥开这命运的沙砾后,才会发现每一个细碎都是上帝早已谱写在五线谱上的旋律,
又或是,只看到,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坚实踏来的孤独的我们自己。
此文写于2022年6月,
随着一起从豆瓣迁移到简书。
我一直想写一下《激荡三十年》和《激荡十年》的读后感。
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因此没有进行。
那么今年试图列入计划,看看能不能在工作的空闲之余腾出手,完成一部像样的读后感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2265/0379cae95876c6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