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陈武红
40年前,哥伦比亚大学特质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设计实施了自我控制最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感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教育孩子和自我修炼时,延迟满足感成了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事实也证明,那些少数擅长等待的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往往更容易成功。
反观自己,在平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就经常用延迟满足感要求孩子,比如他想看电视或者翻一会手机,我就要求他先看一会儿书,和我交流了读书的收获后,才可以看电视。每一次,尽管他同意了我的规定,但是总会带着情绪读的,因此,书是读了,可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效果,自然就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想着是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等形成了这样的固定模式就好了。现在看来,还是过于目的化,把孩子提出的一切需求都以延迟满足感对待,为了延迟满足感而强制延迟满足感,久而久之,孩子会更加抗拒甚至讨厌我们提出的要求,比如看书、学习等。正如唐斌举例他在教育豆豆的例子,“告诉豆豆某本书非常精彩,当他读得喜不自胜时,却悍然通知他有几个精彩段落要背诵,有一些好词佳句需要摘抄,甚至最后还要写一篇读后感。好比孩子正在吃美味的沸腾鱼,结果一根突如其来的鱼刺卡在喉咙上,虽不致命,却刺伤了孩子的好胃口。如是再三,孩子再也不敢吃鱼了。”
延迟满足感人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即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延迟满足感也只能成为被动的约束。只有即时满足了孩子基本的需求,孩子才会在爱的滋养中学会延迟满足感。就如唐斌说的:“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合理的即时满足,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不自卑,有爱心;在智力、技能上延迟满足,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独自克服困难,摸索技能,解决问题。”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只想着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感,能够养成这样一种受益终身的能力,可是又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宗以自己想法要求孩子。每次当孩子兴高采烈的说想看电视或者踢足球时,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体会他的想法,做到共情关注,换一种方式和孩子交流,“你想看电视啊,可以。但是你得管理好看电视的时间,完了之后记得就要看书啊。”我想,这样的说法一定回比“看电视可以,但是先完成看书的任务,再去看电视”的效果要好一些。前者是尊重他们的需求,自己管理看电视的时间和阅读。后者孩子没有主动性,一切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缺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思考的习惯。
延迟满足感对于孩子的成长一生受益,但是作为父母,也要以延迟满足感要求自己,满足自己管理孩子的需求之前,先做到尊重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愿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