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却也荒凉
生活的悲欢 || 爱情的涩甜 || 工作的操蛋
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文 | 烟火熠烨
该忘记的早就忘记
该留下的永远留下
忍住你的痛苦
一言不发
穿过这整座城市
——海子《太阳与野花》
▐
玛丽莲·曼森说:当我回首过往的日子,我感受到的都是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气氛,就像一个小小的粉刺,就能压倒性地让我失去生活的秩序。
2017年,我们偶尔也长粉刺,可是不至于压倒性地让我们失去生活的秩序。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刚毕业的我们确实处在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气氛中。
▐
毕业第一年工作,要接受很多的变化,接触很多奇葩的人,你很讨厌改变自己,很不情愿和有些人处在一块,甚至觉得和她共同呼吸同一片空气都觉得恶心,可是你没有办法。
毕业之前,你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考研,考公务员什么的都不是你该走的路。
你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尝试更多的人生体验,去更大的城市里探险一次吧。
一开始像乡下人进城一样,对繁华高大的城市充满了新鲜感和探索欲,惊喜、期待而饱含热忱。
久而久之,变了。
不是城市变了,是你变了。
城市的繁华在你的眼里是繁杂,城市的发达在你眼里是反自然。
城市,是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的代名词罢了。
待久了,心灵都会被污染。
▐
莫言说,极度夸张的语言,是极度虚伪的社会的反映,身边的同事都习惯用互怼和玩笑来缓解空气的尴尬,大家都习惯了给自己的嘴巴涂抹上一张面纱。
从前邻里之间的那种问寒问暖,哪怕是一句“吃了吗”,现在想来,都是诗意与温暖。
现在,大家都很敏感而机智,你说一个小小的谎言,会有一个人来戳穿你,然后还会有一个人在旁边说“人艰不拆”,然后大家哈哈大笑。为什么她们不去读读尼采呢?
尼采将迟钝视为美德。如果你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诠释语言,保持比对方迟钝的感觉,你也就学会了对人的怜悯。
毕竟,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家都是很可怜的!
为什么可怜呢?因为不自由啊。
你觉得你的身体和思想都是自己的,拥有对它们的主权和使用权。
实际上,你只是被架空的驱壳而已。
▐
太多人在用身体换取物质,黑暗街道里站街的女子,灰尘弥漫工地的工人,还有在办公室里吸甲醛、晒辐射、死脑细胞的白领。
如果只是在用身体交换物质倒也说得过去,人是随风飘荡的芦苇,但更是有思想的芦苇。可是如果当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的时候,就便彻底失去了自由。
叔本华告诫过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但是现代人已经被肤浅遮蔽了双眼。
不仅认为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没有大碍,反而还任意践踏别人的大脑作为自己的跑马场。
举个例子:
我们到某个公司工作,签下劳动合同,卖的是体力和脑力,但是有人认为自己是老板,不仅有随意使用你时间、身体的权利,还有给你洗脑的权利。
你是老板,你有美好的理想,你有奋斗的精神,这,很好。但是,别把它强加给我,我来到企业,签下的契约,卖的是脑力、体力,不是思想自由和情感尊严。企业文化的可疑之处在于,它把资本地位,权力地位和道德地位混为一谈,让一些人以为只要有了钱、有了某种职位,就有权力教化别人,把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癖好以及所谓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林采宜《人品 有时候是剂蒙汗药》)
除了企业文化,类似的“前车之鉴”、“经验之谈”、“主义”、“观念”不都是一回事么?
▐
父母把我们身下来,身体的一切都是重组的,换句话说,都是一手的,可是我们却在手持一手的身体,过着二手的生活。
过约定俗成的生活,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按照别人的意志行动,这就是二手的生活。
我们知道也在抱怨生存的环境,抱怨身边自己与之不合群的人,抱怨工作太禁锢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好想不顾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第二天还是起床上班,日复一日,我们都患上间歇性“逃脱症”。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还幸存的,一种是已迷失的。我们的身体虽然被囚禁在这里,可是我们的灵魂也已永远迷失。
▐
愚蠢的人们有千奇百怪的笨拙,而聪明的人,对于难题都会给出同样正确的答案:
这一切将通往何处?我们将会成为什么人?这是我们年轻的问题,年轻的答案也已揭晓。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帕蒂·史密斯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黑塞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