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形而上学导论》:海德格尔引领下的存在之思与哲学启迪

《形而上学导论》:海德格尔引领下的存在之思与哲学启迪

作者: Ann安墨染 | 来源:发表于2024-02-11 06:35 被阅读0次

一、基本信息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译者:熊伟,王庆节

图书分类:B081 唯心主义,B516 德国哲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6年6月

阅读时间:2021年10月

字数:131575字

二、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是一部对形而上学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阐释的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探讨了人类的存在状态,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他试图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引导读者深入探究事物本身,从而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

海德格尔把“存在的问题”当做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他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对“在”的本质,以及“在”的各种限制进行了讨论。这种追问旨在澄清哲学活动的本质及哲学发展的现状。

海德格尔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语言学基础。他论证了哲学之意义不在于指导科学也不在于引导人类,而是与科学并行的思考。他批判了关于视“无”为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指出对“无”的讨论必然是非逻辑的,诗是一种讨论“无”的方式。同时,他也指出了语言和在的问题的核心是捆绑的,因为语言的错误关联的真正原因是对“在”的语义的空洞。

海德格尔通过对“这个”一词的语法和辞源的追溯,揭示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某些根源性问题。他认为,从希腊语系中来的语法把德语的意志困死在空洞的条条框框中,这种对语言的束缚也限制了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因此,他试图跳出这种传统,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存在。

海德格尔对真理进行了独特的阐述。他认为,真理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而是一种人类的理解和解释。只有当我们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才能说我们获得了真理。这种对真理的理解与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三、书籍点评

在阅读完马丁·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后,我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这部作品凭借其深刻的哲学思考与独特的视角,引导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思考和探索的哲学世界。

《形而上学导论》的核心主题——对作为此在的人们的存在问题的追问,让我对形而上学的基本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海德格尔将“存在”问题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探讨对象,通过深入挖掘“在”的语法和语源,以及全面审视各类哲学流派的观点,展现了他对形而上学的独到见解。阅读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存在问题的核心地位与复杂性,以及它在哲学思考中的基础性作用。

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让我看到了他对于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在探讨存在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在”与“在者”的区别,从而导致了对于存在问题的误解和混淆。通过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反思,海德格尔试图为我们揭示存在的真正本质和意义。这种批判和超越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除了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探讨外,《形而上学导论》还涉及了语言、时间等与存在紧密相关的议题。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我们理解和表达存在的重要工具。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在哲学思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海德格尔对时间的强调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时间在揭示存在意义过程中的关键性。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我的哲学知识,也拓宽了我的思考视野。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深邃与魅力。他的思考方式独特而深刻,总是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世界。这种思考方式不仅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对世界本质和意义的进一步探索。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意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表面和片面,缺乏深入和全面的思考。而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则提醒我要保持开放和批判性的思考态度,不断追求深度和广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而上学导论》:海德格尔引领下的存在之思与哲学启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dw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