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无知》

作者: 送你一束铃兰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2:50 被阅读45次

公理一,人非生而知之者。

公理二,圆外面积比圆面积大。

我所见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用一种肯定的语气告诉读者某一“真理”,某些建议,却很少看见纯粹给读者讲述疑惑的文章。问题也是有价值的,相应的,它们应该用文章写出来。但实际上,纯粹描述发问的文章凤毛麟角。这违背了本文列出的公理二。

对此,我仅作出猜想,也许人们没有记录无知之智的意识,更有可能,现存或流行文本造成了这一方面的无视。反正从小到大,没有任何一位语文老师教导我如何记录问题,我也没有在任何书籍上看到此类话语。

至于记录这种无知懵懂的价值,我能列出几点。

第一,问题是一种智慧资源,可用于交流和启发,不论是学会口语还是书面地表达问题,都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第二,由公里二得,不懂的总比懂得多,一个看法总有逻辑不完美的地方,接受并合理安排知识的缺口能帮助我们更好表达与记录已知。第三,保持一种不确定的观念,聊天的时候,不至于想要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时使用了表达结论的肯定句式,导致歪楼;更好地记录心路历程,不至于在逻辑不自洽时就把自己绕进去。(对于记录不确定的观点,这一段的生硬分类就给大家做个反例了

实际上,我觉得,提出问题并进行问题牵引的文章,有些时候,比完全表达自己一套看法的文章效果更好,读者更易吸收。那些专门针对情爱问题/功利问题...bulabula...的文章,首先他们给出的建议不一定对,或是流于形式,总之行之可能无效,同时读者又不太会去理会。建议这种东西,不入心,就没得用处。同样还是不入心的问题,持续给人灌输思想又不努力引起人兴趣的尝试,中学老师已经证明了那是没有luan用的。读者又不关心你怎么想的。所以提出问题,再给建议,有时候,还不如把标题留下来发人深省;一个劲儿给人灌输你的思想,还不如写出心路历程,带着读者移步换景。

至于怎么记录无知,说实话,我还没啥想法。有想法的可以留个言,我之后再梳理梳理写下来。

写文不容易,喜欢就赞赏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

  • 《记录无知》

    公理一,人非生而知之者。 公理二,圆外面积比圆面积大。 我所见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用一种肯定的语气告诉读者某一“真理”...

  • 记录那段懵懂无知

    今天朋友发来一张照片,心头为之一震。是初恋和他现在的女朋友。怎么形容看到照片的心情呢,有一点欣慰,有一点嫉妒,还有...

  • 在半个清晨里说

    为如此的记录而煞费苦心和周章是现在的我所不能忍受的,黑压压的文字让我感到寂寞和无助,心里空白无知的寂寞、由空白无知...

  • 只是记录当年那个无知的女孩

    抹一把泪,不是不珍惜,而是我们谁都没逃过时间的流逝。是啊,没有河水是静止的,除非在冬日,那结了冰的水不再汩汩流淌,...

  • 成长记录:无知、求知到行知

    一、关于本次分享 古典老师说,分享就是表达自己最有表达欲望的某个体验。今天我最想表达的是感谢,感谢社群帮我实现了一...

  • 无知与无知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颜色,而有一种人,他的颜色由周围人而定,你若喜欢他,他便是诱人得红色;你若厌恶他...

  • 无知无知感

    许久没提过笔写字,现在的自己无知无感无方向,整天和冷冰冰的代码打交道,心中满是彷徨。 自从年前给新来的CTO说到不...

  • 098天--与税结缘(二)2022-04-08

    上一篇幅,记录了我与税的缘份的第一部分“因无知而知耻”。我与税的缘份,要从两个涉税案件说起。 01 因无知而知耻 ...

  • 《无知》什么是无知?

    什么是无知?这道题我不会、我不知道去火车站的路什么走、我认为这条狗可能是生病了、我认为他说的是错的.......这...

  • 对无知的无知

    话题#达克效应 在我的认知世界中,一直是恐怖的存在。 对于有些简单的现象,能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处于何位置。比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无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e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