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而陶聊茶器:十二、明代瀹散茶,茶器缤纷现(一)

耕而陶聊茶器:十二、明代瀹散茶,茶器缤纷现(一)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4-06-01 20:12 被阅读0次

      1368年,朱元璋推倒大元建立明王朝。无论是出于与元人连年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而需要休养生息,亦或放小牛出身的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确能体恤民间疾苦,总之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旨罢造立国后延续元代旧俗一直进贡的大小龙团茶,而“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明万历年间的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记道:“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为上,犹仍宋制,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明代谈迁《枣林杂俎》中记载:“明朝不贵闽茶,既贡,亦备宫中浣濯瓶盏之需。”可见元代贡茶产地武夷地区所产之茶在明代已经不受政府待见,嘉靖三十六年,建宁郡守钱业奏请免解武夷茶,至此作为贡茶的武夷茶退出了历史舞台。

      绿茶的起源在唐代,初唐孟诜《食疗本草》中最早记录了有关蒸青绿茶的制法:“茶,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其后中晚唐时的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留下了炒青绿茶出现的文字记录:“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那我们看看在散茶流行的明代,绿茶工艺是个怎样的情况。

      首先,源自唐代的蒸青工艺已经很小众了,主要存在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江浙岕茶蒸青是个例外,此处不叙,留待后文。炒青工艺在明代大行其道,张源《茶录》记造茶:“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候锅极热,使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罗廪《茶解》:“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挪,再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茶炒熟后,必须揉挪。揉挪则脂膏溶液,少许入汤,味无不全。”可见在明代绿茶武火急炒,文火焙干,伴有揉捻的炒青工艺已经相当纯熟。

      明代中期,炒青绿茶经过虎丘寺僧的改良,开创了我国绿茶焙烘的先河,使得香清味甘的烘青绿茶诞生在了苏州的虎丘。烘青绿茶是通过炭火产生热量,利用热风对茶叶进行干燥。得益于湿热作用,烘青绿茶的干燥过程中茶叶内可溶性糖类与氨基酸会有明显增加,虽然香气略低于炒青绿茶,但整体口感更加淡雅舒适。明人追求闲适、清雅、恬静的生活,茶以寄情,故烘青茶的出现极合乎其士人的审美情旨。青藤画派鼻祖青藤老人徐渭说:“虎丘春茗妙烘蒸。”

    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而陶聊茶器:十二、明代瀹散茶,茶器缤纷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ej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