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讨论一下农业问题。
目前泾川的农业主要有三类。
一,自给自足。主要是小麦玉米之类的,农民耕种产出主要供应自家食用。学生家长,尤其祖父母,主要从事此类活动。这类自给自足的农业基本没有经济收入。
二,政府注资的小农场。种植各类农作物,主要是瓜果蔬菜,目前规模不大,一般由每户或几户共同经营。农作物主要是甜瓜,其他有葱,西红柿,西瓜等。同样,由于劳动力不足而且种植规模小,这类小农场收入微薄。
此外,包括甜瓜在内的本地产瓜果。由于成本高昂,售价较高,最初时十六七元一斤,但泾川本地多数是农民,消费水平不高,无力购买。后来价格降至八元左右,本地人仍然无法消费。因此此类作物最后就成了公需,直接装箱运进政府,用于内部消化以及上级领导视察时的礼品等。
三,外地人开发的种植基地。主要是量产各类农作物,包括西瓜,柿子等。依靠本地劳动力价格低,给本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而后剥削当地人。一般以四百到六百元每亩的价格承包泾川土地,大棚科学种植,生产出大量水果蔬菜,运回原省份售卖。
这样成本较低而售价较高,从而获取利润。但这些收入属于外地人,本地人获得的只有一个月一两千元的微薄薪水。此外,外地人在此地来办的柿子加工厂,上门收购农民种植的柿子开出的价格是两毛钱一斤,也成为剥削的一个途径。
因此,本地农民饱受外地人剥削,而政府为了获取政绩,往往支持外地人来此办厂。由于成本不足而人心向背,本地农民常常没有自己做生意的想法,而做起来的生意往往很快倒闭。当地人称之为外地人更聪明,但外地人真的比这些农民聪明吗?
也许本地农民为外来投资打工的好处,就是孩子们有父母陪在身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