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原指一位美女:楚霸王项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也可能她姓虞而非名虞,所以后人称她为于姬。楚汉争霸,四面楚歌后项羽完败,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然而霸王别姬之际,虞姬先别霸王而自刎……民间传说那摇曳的美丽小花是虞姬鲜血所化,称之为虞美人。
所以虞美人这个词牌,生来就带着美丽、哀伤、脆弱、无常的基因。
如果李煜缅怀的是王 位和权 力,那么这首词也就不可能拥有打动一切读者的感染力。只有他吟唱的是所有人内心深处同样存在的命运与情绪,才能让每一个读者在这里找到寄托,读到内心深处固有的悲欢。
哪怕是没有悲欢离合经历的年轻人,同样有着对悲欢离合的同理心同情心,也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共鸣。
某些处境是人类的根本处境,谁揭示这样的宿命,描绘这样的处境,谁就是人类的歌者。
王 国 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参考并借用尼采、海德格尔、阿伦特等人创造的文化词语,把这首词里的意象分为三类:
春花秋月,自然物的永恒轮回;
雕栏玉砌,以筑造物对抗流年;
朱颜愁绪,终有一死者的觉悟。
宇宙间充斥着轮回的现象:太阳下山又升起,白天与黑夜永无休止的循环,寒冷与炎热的交替,四季轮回;草木荣枯,花开花谢;候鸟随季节迁移,潮汐潮;落星辰在夜空中的运动一切现象中,最触目的是月亮,它以每天显著的变化,每个月显眼的循环,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永恒,什么是轮回。
春花秋月,是没有历史的永恒轮回,在这些超出时间的永恒者面前,人就是历史的书写者,或者说是唯一的有历史者。
有历史,也就是说人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是一条单方向的射线,而不是永恒轮回者们的圆环。
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另外一个人,既不能代替他死,也不能代替他人生过程中的任何一次觉悟。
在李煜的朱颜记忆里,是他独一无二的爱恋与悲伤,而这种独一无二又恰恰成为人类共有的体验。
人们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都是独一无二者,都是孤独者,都是终有一死者,都是迷茫中寻找意义,虚空里创造着意义的彷徨者。
在人类用于超越偶然与短暂的事物中,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和楼宇又是建筑中的代表。
雕栏玉砌是美的追求,也是不朽的追求,二者皆是中有一死者对自己宿命的抵抗。
小楼仅仅是遮风避雨之所,但雕栏玉砌和故园,则是有意无意追求不朽的遗迹。
人的努力对不朽的追求终于败给了春花秋月的永恒轮回,而春花秋月的永恒轮回仿佛成了对失败者的嘲讽,一遍遍没完没了的提醒着。
只有伟大的诗歌,才能超越春花秋月,超越雕栏玉砌,超越国家与长城,成为历史或者故事里唯一的不朽者。而伟大的诗人,也借此超越帝 王与将 帅,成为极少数的不朽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