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在未动笔之前,文章的整体构思很重要!重要到能决定一篇文章的质量、成色、好坏,甚至成败。
我们常常惊艳于某些名篇名作,尤其一些大部头的名著,看其作品中人物之丰富,布局谋篇之精巧,明线暗线之叠次推进,人物关系之结构复杂,内里逻辑之层次分明,起承开合之荡气回肠,不禁赞之叹之!
我们小人物可能没有这么多丰富的生活体验,没有那么深刻的社会洞察,也没有驾驭那种宏大场景的深厚笔力和功夫。但写一篇小文,记录身边的一件小事儿,抒发一种情绪,评论一个观点,大概率也能做得到。
这些不需要构思吗?不需要谋局布篇吗?也需要。
而且,正可以通过这些小文的磨炼,逐渐积累自己对文字的感觉。对人物、情绪、观点的把握,学习合理安排文章的主次,轻重,裁剪的技巧。
说下自己的小小体会:
一是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观察,记录,体会,感悟。
二是学会对庞杂材料的筛选取舍。哪些材料对表达突出主题最有力,就用哪些;那些材料对主题表达不利,再好,也要舍得砍掉。
三是找到一种最能打动你的情绪,最能触动你的观点,然后提炼出一个主题来。再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事例、观点。就像一棵树,所有的枝叶都围抱着主干。
四是善于递进联想。我们可以由一棵树,往下可以想到根,想到施肥,想到园丁。往上可以想到枝,想到叶,想到花儿,花有七色,色色不同。开花儿就会结果,果实能吃,吃到嘴里还会有各种感觉,酸的、甜的、苦的、涩的……等等。上升到心理层面,就能有好大的一篇文章可作。
五是构思最重要的,是学会开启“上帝视角”。
所谓“上帝视角”,打个比方,就是有一个现实中的你,你再幻化出另一个你。幻像中的你飞到了高山上,低头俯看这个世界,你文章里的人和事儿,都像山脚下的蚂蚁、大树、河流,你的恩人、仇人、亲人、情人,他们在你脚下,来来往往,你看着哪个不合理,不顺眼,就颠倒颠倒,重新排排序,大了就去一点,少了就添一点……
或者也可以用另一个比喻,就像是在自己脑子里“放电影”。你就是导演,由你安排每个人每件事。它们谁先出场?谁后出场?什么时候发生?谁能开挂?谁是被欺负的角色?谁又在扮猪吃虎?哈哈!真的有趣儿。
慢慢的这些人和事儿,都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就能穿成了串儿,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和情景闭环。
六是加强思维逻辑的训练,不能犯逻辑错误,常识错误。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个人觉得,它今次于开启“上帝视角”。
慢慢地,磨练熟了,讲故事,表达情感,证明一个观点,材料组织串联的就会越来越好,笔下的文字就有了生命,像一个个的精灵,给你唱着歌,跳着舞……
如果你不信,那你就试试!
试试就试试……
写个小文,图友友们一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