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把你的孩子给我6年,你的孩子就不是你的孩子,是我的孩子。孩子6~7岁,在寻找他的重要他人作为模范。
今天下午和同事聊天,说起她快7大儿子即将到来的小弟弟或妹妹的态度的时候,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儿子:妈妈,我有点不太喜欢小弟弟或妹妹的到来。
妈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儿子:等弟弟或妹妹出生了,作为哥哥我就得做模范,当榜样。那好累呀,我不想当榜样。
妈妈:你不用做模范,做自己就好了。
除了佩服同事和儿子之间坦诚的沟通,我仿佛也感觉到了作为妈妈这个重要角色而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压力。
当我不断的想着,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好模范的时候,肯定是不自然的、紧张的。这时我既做不好自己,也做不好榜样。
实际上,做好了自己就等于做好了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当孩子的语言、行为、声音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反求诸己,是不是父母做出了不好的模范?然后,就像指导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一样调整自己。
父母也是有限的,抚养孩子的过程当中,可以互为榜样,共同成长。这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