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那些事儿历史
大家只知道大刀队抗战,却不知道他们更应该被人所铭记

大家只知道大刀队抗战,却不知道他们更应该被人所铭记

作者: 豆包也算干粮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09:47 被阅读36次

长城抗战,最惨烈的战役在哪里呢?并不是29路军镇守的喜峰口,而是中央军所在的古北口跟南天门。

1933年,日军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拿下热河省,紧接着一路向南,直逼平津。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占领长城一线,从而让平津无险可守。继而搅动平津局势,让失意军阀跟政客,组织亲日政权形成地方割据,与南京国民政府相脱离。

因热河战役失败,主持平津政事的张学良下野,何应钦任事。这时候的东北军还在第一线,3月5日,王以哲的67军奉命出古北口,分左右两翼向承德反扑。行至中途,就碰上了南下的日军。从3月6日到3月9日,在古北口外几十公里的阵地上,107师顽强阻击了日军主力第8师团的第16旅团3天多。到3月9日,107师终于被增援日军击溃,一路奔逃进古北口。但他们争取到的这3天,为112师进驻古北口并展开防御争取了时间。

可惜这个112师,带队叫张廷枢。这个张廷枢何须人也?是东北军元老张作相的儿子,这支军队也被称为“少爷军”,直属张学良掌管。而在临出发之前,张作相给张廷枢的指示就是:见机行事。由此可知,王以哲怎么指挥动这位大少爷呢。

王以哲想让已经被打残的107师退下,让112师接防,张大少爷不干了。张说:“你的队伍能走,我的队伍就不能走,是什么道理?”王说:“没有命令你就不能走。”张说:“听谁的命令?你能走,我也能走。”

这时候,又有人加入了吵架行列中。谁呢?25师师长关麟征和73旅旅长杜聿明。

看这两个人的名字,是不是很熟悉?他们日后可都是抗日名将,同时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央军。这可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长城抗战中,老蒋派一个军镇守最为紧要的古北口跟南天门。

先来说说古北口跟南天门的重要性吧!古北口处于密云平原的最北端,再往北走就是连绵的山地和高原,潮河从北蜿蜒流来,在山脉间切出一个谷地,到了古北口,这个谷地迅速向南呈喇叭状展开成一片大平原,古北口就成了从北方进入这一平原的咽喉要道。

看明白了吧!只要日军突破了古北口,对于日军机械化军队来说,拿下北平那就是探囊取物。因此,古北口也是日军重点进攻方向。在长城各口的抗战中,古北口被称为是“激战中的激战”。

真正在古北口跟日军展开鏖战的,是徐庭瑶17军,下辖25、2、83师。起初,徐庭瑶在江西剿共。热河危急开始后,他主动请缨,率领部下赶赴长城进行抗战。

前排左起,黄杰、徐庭瑶、杜聿明;后排左起,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

言归正传,三方吵了4个小时,才最终决定,112师固守原防地,构成一线防线左翼及中央,中央军25师一部接续112师防线向右展开,形成一线防线右翼。一线防线依托古北口东侧蟠龙山山脊线的长城展开,两个制高点370高地和将军楼都在112师核心阵地。25师主力在112师背后第二防线,随时准备对突破防线的日军进行反击。

可惜,中央军被猪队友坑了。

战斗一打响,112师就遭到了猛烈攻击。10日上午战斗打响,11日在丢失古北口正面阵地及至高点将军楼之后,112师悄悄地跑了,让25师孤军奋战。

日军在占领古北口正面阵地及制高点之后,乘胜向25师反动全面进攻。25师145团与日军展开反复搏杀,伤亡巨大,团长戴安澜负伤,形势危急。而占领将军楼之日军又以猛烈炮火封锁道路,使145团成为孤军。当次危难时刻,师长关麟征亲自指挥149团向将军楼发起冲锋。149团团长王润波身先士卒,负伤多处仍冲杀不知,最终壮烈殉国。而关麟征被炸弹炸伤,血流如注,仍挥枪督战。虽未拿下将军楼,但打通了与145团的联系。当晚,关麟征因伤势过重,被连夜送往北平医治,全师交与杜聿明指挥。

13日拂晓,日军增加重炮与飞机向25师反动全面进攻。25师顽强抵抗,连续击退日军三次进攻。但是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25师支撑不住了。师指挥部被日军机枪封锁,通讯被切断,各部只能各自为战。15时,25师被迫撤退到南天门预备阵地。

在撤退过程中,145团的7名士兵扼守帽儿山,英勇阻击日军。日军用飞机及重炮反复轰击,在死伤100余人的代价下,才最终攻克。当日军来到帽儿山山头之后,发现仅有7名中国守军的尸体时,十分震撼,遂将遗骸葬于山下,并在坟前树起一块木牌:支那七勇士之墓。

此役,25师与日军激战三昼夜,伤亡4000余人,日军也付出了2000余人的伤亡代价。25师已被打残,遂由第二师(师长黄杰)接防南天门。

3月13日至4月20日,战事相对平静。

4月21日起,日军倾主力向南天门发起进攻。一连数日,日军飞机、大炮交替轰击,南天门一线被炸得遍地焦土,到处烈焰飞腾。在极强火力掩护下,日军步兵、骑兵、坦克倾巢出动,轮番猛冲。

第2师在师长黄杰率领下,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凭借有利地形有效地杀伤敌人,一次次将蜂拥而至的敌人杀退,未丢一寸土地。南天门中央四二一高地是日军进攻的重点,扼守高地的六旅十一团拼死血战,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堡垒。日军付出惨重代价仍无济于事,于25日集中全部炮火对高地实施空前猛烈的报复性轰击。

从清晨到黄昏,无数炮弹连续不断地倾泻到高地上。高地被削掉了一层又一层,许多战士身负重伤,却没有一个人退却。第2师连续血战5昼夜,伤亡甚大,遂于25日夜间由第83师接替战斗。83师又顽强坚守3日,由于阵地所有工事尽被摧毁,28日才不得不放弃南天门,撤至以南600米处预备阵地。日军也因人员、弹药消耗过大,停止了进攻,战场再次暂时平静下来。

5月10日,日军重新对南天门以南中方预备阵地发起猛攻。17军以剩余全部兵力拼死抗击,再度与日军鏖战5个昼夜,终因寡不敌众,14日被迫全部撤离密云。日军15日占领密云县城,而后迅速推进,直逼北平近郊,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于5月31日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

短评

谈起长城抗战,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29军的大刀队。毕竟,这是长城抗战我军的唯一一场胜利。处于宣传的目的,很容易被媒体所抓住。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兼北平分会参谋长的黄绍竑说过这样一段话:

“三月间因喜峰口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次的胜利,上海妇女界组织妇女慰劳队到喜峰口慰劳二十九军,对古北口方面则没有去。我对她们的代表王孝英、沈慧莲说,古北口方面的战事比喜峰口方面激烈得多,她们都不相信。可见当时报纸把大刀队捧得天那样高,把对日抗战最激烈的部队都忘了。东北军方面更没有人理睬。”

英雄,会被遗忘吗?会!在14年的抗战中,有无数个英雄被遗忘,因为他们是小人物,他们的墓碑上仅能刻下两个字:烈士。但如果你问他们:后悔吗?相信他们的回答都一样:为国而战,何为悔也……

相关文章

  • 大家只知道大刀队抗战,却不知道他们更应该被人所铭记

    长城抗战,最惨烈的战役在哪里呢?并不是29路军镇守的喜峰口,而是中央军所在的古北口跟南天门。 一 1933年,日军...

  • 抗战时期的重庆消防队

    他们永远被铭记——抗战时期的重庆消防队 文/庞国义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西迁...

  • 【玉海名家】中国远征军与瑞中学子

    抗战爆发后,有一批瑞安中学学生参加抗战文艺宣传队,四处讲演,慷慨激昂,高唱“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热血沸腾。当时...

  • 识字教学之现状

    只知道陈独秀是D的创始人,只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却不知道他也关心教育,关心汉字教学。抗战中,他居四川江津县...

  • 【小说】我看不见花儿了(一)

    凡人只知道耶稣受人爱戴,被人赞美,却不知道在这之前,耶稣是要受尽人间一切苦难的。 凡人只知道有吃有喝有妞泡就很满足...

  • 在抗日战争中,大刀和刺刀哪个更厉害

    大刀和刺刀哪个更厉害,这要看个人更擅长什么了,比如29军大刀队,他们因为弹药不够用,不得不用大刀装备部队,配合作战...

  • 2017-09-30

    1.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确实也很努力,但其实浪费了很多主动锻炼目标能力的机会,只知道做事,却不知道更应该借助做事刻意...

  • 大刀队士兵

    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士兵正带着自己的全副家当奔赴前线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

  • 长城抗战之喜峰口:大刀队背后的无奈

    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之重要凭借。1933年,这里爆发了卢沟桥枪声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性抗日行...

  • 女帝之锦绣江山 12 刀哥与秦元伟

    过了几天,王大刀和锦绣他们熟络了很多,大家都叫叫王大刀为刀哥,因为年纪比锦绣他们都大,刚开始的时候王大刀还很不好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家只知道大刀队抗战,却不知道他们更应该被人所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io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