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ASD儿童眼动追踪 概述

ASD儿童眼动追踪 概述

作者: 枳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2:35 被阅读0次

一.ASD的流行病学状况

1.稳定增长的发病率

2.发病率增长的可能原因

(1)确实有如此多的儿童患ASD;

(2)更多的ASD者被发现了,可归因于可获得的诊断服务增加、专家意识的增强、父母意识的增强等;

(3)诊断标准的拓宽;

(4)不同机构有关早期自闭症诊断的研究可能存在叠加。

遗传因素在ASD中的表现:ASD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大致为4:1.

二.ASD的症状与早期信号

1.ASD的两大核心症状

在DSM-V中,ASD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5条标准

(1)在多种场合下,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核心)

(2)行为方式、兴趣或活动内容的受限、重复;(核心)

(3)症状必须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

(4)这些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日常功能有临床意义的限制和损害;

(5)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解释。

2.ASD的早期信号

目前,借用高效度的诊断工具、早期筛查和临床观察,已经可以在2岁之前对ASD儿童进行确诊

一般而言,当发现孩子有如下症状时应引起家长的警觉:

(1)叫孩子名字时他没有反应;

(2)孩子见人不笑;

(3)孩子老喜欢独处;

(4)孩子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早熟”;

(5)孩子不喜欢玩具;(小声哔哔,这不是美强惨男主的标配嘛。)

(6)孩子常常踮着脚走路;

(7)孩子对某些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等。

研究者归纳了ASD的6个方面的最初迹象。(不赘述。基本上都是ASD早期社会交际、语言、手势、表情的困难。)——2020.2.2

3.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核心症状

社会交往障碍一直都被认为是ASD者特异性的核心症状之一

自闭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出生依恋,这在5岁以前最明显。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等。

(3)学龄期。略。

(4)成年期。患者仍然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和技能。

其中,目光接触的缺乏被认为是自闭症的特征性表现。

四.ASD的诊断工具

当前学术界对ASD的症状表现没有一致的观点,但一般都公认ASD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往往有多方面表现,且可能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在诊断时须要多侧面的评估。在ASD疑似病例的综合评估中,必须包括其成长史、父母访谈、必要时的医学检验,对儿童的观察、认知和适应功能的标准化测试以及对社交、沟通交流技能的直接评估。

1.常见的诊断工具

各种ASD诊断量表。(一部分)

我国大陆常用的诊断工具是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以及引进的《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

2.早期筛查工具

略。

3.现有诊断工具的困扰

仅仅依赖于对外在行为和语言能力的观察所进行的诊断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当前对ASD的诊断几乎都基于对其行为征兆和症状的直接或间接观察。当“黄金诊断标准”也不适用时,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围绕社交障碍这一ASD核心特异性症状,对ASD视觉特点的分析就富有特殊的意义了。

五.ASD的病因假设

1.遗传学原因

ASD是一组有生物学基础的发展障碍。从当前概念界定看,ASD是与遗传和基因综合征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SD发病率的增加与大量单个基因的障碍有关。但由于ASD表现的多样性,至今尚未确定是哪些基因遗传带来了ASD症状。

2.行为与认知的联系

3.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SD儿童眼动追踪 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kc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