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朝的慢词能流传千古,还多亏这位长期混迹在市井中的“俗人”

宋朝的慢词能流传千古,还多亏这位长期混迹在市井中的“俗人”

作者: 绝诗妙句言汗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2:05 被阅读0次

词自唐末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文学体裁,享有宋代“一代文学”的美誉。纵观宋词的发展,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的说法。在北宋词的发展过程中,柳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从北宋词坛上出现了柳永这个人之后,整个宋词的发展就被注定了方向。他厌倦士大夫的规范文体,自成一家,采集民间的乐曲歌谣制作慢词长调(并不是柳永将小令延长为慢词,小令与慢词是两种不同的乐曲,小令是“清乐”、慢词是“俗乐”),变旧声为新声,一步步把歌词与平民的距离拉近。

词的篇幅被增长了,词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变化也更加多样了,这样作者就有了自由驰骋的余地。柳永慢词的改革,为后来苏轼革新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条件。就连经常出现在士大夫杯酒交际间的令词,也逐渐被流传四方的慢曲所替代。

慢词体制的开创

柳永出生在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柳宜自南唐入宋后,官至都官员外郎。长兄三复官至比部员外郎,次兄三接,官至都官员外郎,兄弟三人都精通文艺,号“柳氏三绝”。

可是年少的柳永自持才高,生活放荡,因此影响了举业,为了谋出路,他多次离开汴京漫游,经历了重重坎坷,终于浪子回头,于景祐元年(1034)登第,当上了睦州推官,后为泗州判官。

柳永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汴京度过的,他经常流连于歌楼伎馆之间,它曾一度认为繁华的汴京是他生活和感情上的真正故乡。年轻时沉溺于追欢买笑的风流生活,给他造成了科举考试落第的不堪后果,他在《黄钟宫·鹤冲天》中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功名上的失意给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这让他更加喜欢到烟花巷里寻求安慰和刺激,从而深深的陷在了市井之中,还与民间艺人、歌儿舞女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过不少风流韵事,成为了风月的浪子才人,成为著名的流行歌词作家。甚至歌女和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避暑录话》)

至于慢词起于何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应在小令之后。小令作为清乐,只能表现人的刹那间的内心生活,至于稍微起伏缠绵的情绪,或时间延长较持久的生活过程,用短调小令来表达是完全不够的,也就是说慢词长调的兴起时必然的趋势。

尽管唐代以来民间就有长调慢曲,并逐渐为士大夫所注意,但是真能放下士大夫架子,与乐工歌女们进行密切合作,为长调作词的,柳永属实是第一个。

柳永很享受创作慢词的乐趣,大量的慢词创作不知不觉已经改变了宋词的发展。从宋仁宗天圣年间起,慢词已经在柳永的影响下,变成了一种被人们接纳和熟知的文化。宋词开始从小令阶段逐渐进入了慢词时期。可以说在慢词体制形成的过程中,柳永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大量的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

柳永开创了慢词的体制,才让流传在北宋民间的慢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

柳永作词多用新调,就算有时他用的词牌名与唐五代的名称相同,在词的长短与分句形式上也会有差异。他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距今统计,在宋词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而始备,令、印、进、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都蔚然风起。

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所作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方面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柳永对“俗”的艺术追求

长期混迹在市井中的柳永被人们贴上了“俗”的标签,不少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然不一定对,但是柳永的词确实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并且因此而著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达风格,如《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文人墨客对于情爱的表达往往喜欢用较为含蓄的方式,但是柳永却表现的尽而又尽,浅而又浅。这种直白,这种坦率是士大夫最不喜欢的风格,但柳永在这方面的表达却是那么的流畅自然。再如《少年游》: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

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恁多情。昨夜怀阑,洞房深处,特地快逢迎。

能把一见倾城写的急不可耐,可见柳永在作词的时候完全不顾及士大夫文人的轻蔑和排斥啊,用俗语迎合俗曲,敢与传统雅词对立,是多么的自信!

他通常把词当做流行歌曲来写,可谓真正还原了曲子词的本色,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表现法,也正是如此,他的作品才能让世人喜爱,不论是读书的文人雅士,还是不读书的民间俗人,不论是高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喜欢他作的词。更赢得了“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巨大声誉。柳永成为了当时的网红,柳词也自然而然的成了当时最通俗、大众的歌曲,引大街小巷的人传唱。

除了表述的方式浅近俚俗外,柳永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和内容方面,他写过很多描写城市和歌妓的词。现存的二百零六首柳词中,描写都市繁华的占五分之一,以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为主,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如《仙吕调·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通过歌咏名城杭州的富饶辉煌和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以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北宋其他几座主要城市,如汴京、扬州、苏州、长安、成都、等,柳永都用词笔做过描绘,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柳永高雅的文学素养

柳永毕竟是个士大夫作家,虽然他作的词大多为民间所喜爱,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柳永都深有研究和体会,所以柳永的词除了俚俗的色彩,还有雅的艺术品位。柳永词的雅,在艺术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子词和辞赋的长处;二是他羁旅行役的意境丝毫不减唐人高处。

l 以赋为词

柳永把赋体的笔法引到了词中,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曾曾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如《雨铃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临别无语,唱叹有泪,良辰好景都已经成了过去,而别梦依稀。这阙词的章法,句法和用字都很有讲究,能体会唱歌换气的精神,在语气转折处,用领字和对句来承上启下,创造了情景递进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三者适当安排,善于点染,逐层递进,层次清晰而有波澜。传达出了天涯游子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心里流程。

没有以赋为词就没有慢词的长足发展,发挥慢词铺叙之长,应该视为柳永开拓宋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他创造性的将赋法移植于长调慢词后,便可以用铺叙递进的方式,对事情发生场面和过程进行逐层的描绘,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的不同的情感心态,从而大大地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

l 羁旅行役的意境

如果单论意境,词境往往比诗境窄小得多,因传统的相思离别词多以女性的口吻来写(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深闺词,以女性的口吻抒发独自在家的愁苦,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所以写的内容仅限于楼阁庭院。

但是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却直接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背景则是士人漂泊时行踪所到的江河湖海,以及辽阔的关塞荒野,自然多了一份浩瀚雄浑的气势,扩大了词境的容量。如《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上片写清秋时节的辽阔萧瑟景致,将文人的悲秋襟怀抒写得如江水般的深广浩淼,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开阔博大,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候鲭录》)。词中流露的凄凉感受,反映了柳永内心漂泊无依的真实体会,含有一种秋士易感的幽微感发,写出了人生如逆旅、似匆匆过客的悲哀感慨。境界之大,感情之深,意境自然阔达浑厚,可与唐诗争胜。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大俗大雅。他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的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总之,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的特殊贡献,也让词成为了宋代文化中雅俗共赏的文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的慢词能流传千古,还多亏这位长期混迹在市井中的“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kc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