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作者: w空气少女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5:48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8、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10、“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对立还要看到矛盾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11、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13、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14、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5、认识的本质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16、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表达的方式是主观的。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主观的表达来表示客观的规律。)

    17、真理与谬误

    主体—客体—正确反映—真理

    主体—客体—歪曲反映—谬误

    所谓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9、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2)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20、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根据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是指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式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2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决定作用。

    2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态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法宝。

    25、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26、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关于商品

    一必须是劳动产品,包含有人类的劳动。

    二必须是用于交换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有偿行为,而不是无偿性的,如礼尚往来或自己消费。

    三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有用才能发生交换。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无差别——指的是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般的——指的是共同性,普遍性即劳动都是一样的,都是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经济:市场只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经济:市场还对资源进行配置。

    有市场不一定有市场经济,但有市场经济一定有市场。

    2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8、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长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kv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