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要期末考试了,我该说一些沉重的话题,比如考试,但是最近混迹在家长群里(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总能看到这些当妈的在数百、甚至数千公里之外,通过网络,询问、交流着对自己家孩子近况的担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717/f586b0b6ebbb1110.jpg)
我想,我找到了一个更沉重的话题。
对于像想孩子这样单纯的关于爱的问题,也许我有不同的分析方式。
与数十年前不同,如今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家庭重要的精神支柱,他/她去上了大学,大多数就意味着一个家庭某种程度上的不完美。人是典型的社会性动物,而家庭则是社会的一种分块方式。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他不光在这个社会中承担角色,更重要的,他也在自己的家庭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角色。
于父母而言,孩子离开了家,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便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免会有情感上的失落。付出,绝对是一种很大的快乐,父母对于子女,无论是严厉,抑或慈爱,都是一种典型的付出。当一种早已习惯了,并且每天都要去做的,自然而然的行为突然从生活中消失。用一种高中的知识来解释的话,我选择的是化学中的“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父母们必然要选择一种方式来抵御这种失落,于是,我们在微信群里不断的发声,向导员询问学校和孩子的近况。有趣的是,父母们不会经常的(我是指想之前一样特别频繁的)向自己的子女发消息、打电话,同样的,孩子也不会像想象中那样主动的给父母通话。我会在下文中提出我的分析。
对于父母不会过于频繁的向孩子沟通这个问题,我无法全面的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但是,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与方式上的相对不方便一定是主要因素。(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肯定没有当面问容易是吧)
有趣的是,孩子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依赖父母。有一些青年具有较好的独立能力这一点我们暂且不谈。按理来说,作为子女的我们也从家庭中相对的分离出来,应该会有像父母那样剧烈的反映。但,现实却有些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与父母不同的是,我们在失去了一个环境的同时,又接触了又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人群。每一个都是全新的挑战。换句话来说,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之前的事情。其实,我本可以用乐不思蜀来解释,大意是一样的。
再者说,青年有更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更喜欢接收新鲜事物,对世界的渴求,于知识的渴望(突然想说,图书馆是个好地方),让他们相对来说不容易关注落在身后的父母,他们脱离了家长的看管,又获得了财政的自由,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说是心散了也许很难听,但这绝对是一种成长。
再次,务必要感谢各位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我们不会拒绝任何形式的爱,也请您让我们在大学这样的契机下,成为我们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717/7a7e524cdd634fc2.jpg)
我是李昕达,非典型性理工男,这世界上人这么多,感谢你刚好向我出售了你的时间,希望我的文字,值得你付出的时间。
微信公众号:timeoflinda linda的时光贩卖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717/23d949318824d18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