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民国首富孔祥熙23岁长子,偷偷迎娶了妈妈宋霭龄40岁的牌友。得知消息,老两口气得胸口疼,拍桌大骂:“逆子!”谁料,多年后,竟感激道:“幸亏有她在。”
原来,这位牌友不仅在生活中给予孔祥熙长子许多帮助,还在事业上给了他极大的支持。
在两人结婚的这些年里,她始终不离不弃,陪伴着他度过许多艰难时刻。她不仅照顾好家庭,还在孔祥熙长子的事业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帮助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孔祥熙的这位儿子在家里排行老大,名叫孔令侃。
家里的管家拿着报纸对孔祥熙说:“想不到大少爷竟然上报纸了。”
孔祥熙拿过报纸一看,气的破口大骂:“逆子,看我不打断他的腿。”原来,报纸上写着“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将迎娶白兰花。”
这可把孔祥熙气的不轻,要知道,这位白兰花是当时有名的盛家的儿媳妇,也是孔祥熙老婆的牌友,当时白兰花已经40多岁。
孔祥熙急忙把孔令侃叫到家里,死活不让他娶白兰花,“你娶了她,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放?”
谁知孔令侃不但不听劝阻,就是执意要娶白兰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们的故事还要从孔令侃小时候说起。孔令侃是家里的长子,他的两个姨妈也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从小对他疼爱有加。
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他他也养成了叛逆的性格,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与父亲争吵不休。
1933年,他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来说就是一张废纸,他常常夜不归宿,与其他学生喝酒,出入舞厅,甚至拉着女同学一起在外面住酒店。因为孔令侃的背景,校长也无奈何。
20岁,他大学毕业后,家里给他安排了信托局局长的职务,从小就被宠坏的他,脾气暴躁,训起人来更是一套一套的,谁的面子也不给。
这让他的名声变得很臭,大家背地里都叫他混世魔王。从小就花天酒地的他,在一次聚会上看中了舅妈张乐怡的妹妹,并打算强娶。
然而,在他即将得逞之际,舅舅宋子文及时出现,制止了他的行为。宋子文对花天酒地的外甥深表失望,决定让姐姐宋霭龄好好管教他,可是孔令侃就是不服管教,他说:“我娶了舅妈的妹妹,就可以和舅妈平起平坐了。”
幸好,张乐怡的妹妹没有答应孔令侃的求婚,才没有让他们家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谁知,他这边放弃了张家姑娘,转眼就盯上了妈妈的牌友白兰花。白兰花是盛宣怀儿子盛升颐的妻子,她打扮时尚,孔令侃被她的优雅气质和迷人的风度所吸引。
尽管白兰花的年龄比他大了许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她的痴迷。
白兰花很快就察觉到了孔令侃对她的兴趣,她开始有意无意地与他接触,希望能把握住这个黄金单身汉。
然而,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顺利。很快,白兰花的丈夫发现他们之间的勾当,扬言要打死孔令侃。
孔令侃惊恐万分,他知道白兰花的丈夫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决定暂时躲避一段时间。他开始计划如何逃离,同时又要保证白兰花的安全。
孔令侃的母亲一看这是个机会,于是安排他去美国,谁料,他竟然偷偷的携带白兰花一起,先到了香港,然后来到了美国。
孔祥熙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生气,他认为白兰花只是一个家庭妇女,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转眼间,孔家没落了,不在像以前一眼风光。反观孔令侃在白兰花的影响下,收起以前的花心,性格也变得温和起来,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
尽管这段婚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孔令侃和白兰花却一直恩爱有加,成为了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煜明说】
孔令侃为什么会喜欢和年纪比他大的女人谈恋爱结婚,玩起姐弟恋呢?原因是她的恋母情结。
因为孔令侃小时候是姨妈带大的,而妈妈没有承担起母亲应有的角色,于是孔令侃有一种母爱的缺失,这种母爱的缺失,让他有种深深的恋母情结。
心理学认为,姐弟恋的心理根源:是恋母情结的泛化。
男孩在性成熟的过程中,情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转化,这时候父性开始出现。
他们内心开始把母亲的标准向别的女人转移,恋爱的时候会以很多标准和母亲相比较,喜欢拥有一种被母性包围的感觉,因此喜欢更加成熟一点的。
事实上,在姐弟恋模式里面姐姐和弟弟两个人关系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两人认识之初,姐姐的温柔关心让弟弟倾心,而弟弟的乖巧夸赞也让姐姐非常受用。
姐姐通常原生家庭或成长经历受到打压,性格有些自卑,内心缺乏安全感,在她潜意识里面认为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大的异性自己控制不住、配不上,只有年纪小的男性才可以让她找回自信、得到认同。
而弟弟则多见于原生家庭中缺少来自母亲的抚养照顾或者被母亲溺爱长大这两种极端情况,内心幼稚、潜意识里渴望被成熟女性关心照顾。
因为姐弟恋中必须要尝试接受几件事情,比如年龄带来的代沟,来自周围人群的压力……。所以,姐弟恋是有很大风险的。
因为姐弟恋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双方都有心理创伤,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爱情,如果不做心理创伤疗愈,是很容易分手甚至离婚的。
关注我,每天为您更新有趣有料的心理学故事,陪伴你的心灵成长,让你的灵魂变得有趣,生命更加绽放充满活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