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地方,因为实在买不到一台能修图的电脑,也就不怎么再拍照了。
小地方,总有小地方的难处——比如说,虽然有苹果专卖店,却只卖各种最低配的电脑;想买一台勉强能修图的电脑,恐怕少不了花三四万块买一台最低配的imac pro,贫穷的习性总难免觉得不值。如果想自己组装一台PC,零配件又都得进口,总归不免怀念起了华强北和国内发达的物流。
时间也是个问题。原以为到了资本主义世界,总归不太需要加班了——实际情况是,贱命的人是跑不了加班的。说不加班,也只是本地人优哉游哉的特权罢了。996才是中国普通民工的归宿吧,不管你躲到哪里,都一样。
刚来的时候,多少还拍了一些胶卷,也有些用卡片机和手机拍的照片——这类便携的器材,经常可以给自己一个不认真修图的借口:我只是随便拍拍。
时间一长,也就觉得腻味了。
如果不肯好好拍,那为什么要拍?那些寡如白水的见闻,就算加了味精,也只是吃了让人满嘴发咸的钠化合物而已,没什么值得回味的。
吃,喝,拍照,甚至是看书——其实没有品味,也是一样能活着的。好吃是吃,压缩饼干加维生素片也能填饱肚子。喝不到好的咖啡和茶,白开水反而更健康。拍照,拍来拍去,也不过是些无聊的重复和自以为是的创意,甚至其实自己无聊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东西。至于书——这么奢侈的东西,怎么会属于顶无片瓦的穷人呢?当代社会,活下去,打份工,其实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忙忙碌碌,一生也就这么结束了。
今天早上起来,在桌上看到了放置已久的相机。上次打开——似乎还是因为新手机app不支持而不得不更新固件了。可是更新完了固件,也没再打开过它。
回头看了看自己,也没什么想拍下来的东西了。刚来的时候,每天上班还捎上相机,现在已经连傻瓜机都嫌沉了。数据和报告的世界不需要表达,也不需要自我。一个模型可能比一万个字都能说出更多故事。
每天两点一线,城市大还是小,其实没有太多区别——只是通勤的时间稍微短一点而已。
一个玩具,玩了十年,总归也会腻的。
与英雄可歌可泣的死亡不同:更多的、平常人的死亡,只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就像我们默默无闻的一辈子一样,一直到死,都只是平平淡淡的,变成了医院的一纸通知和火葬场里的一堆灰。
三个月后,也就不会有人再记得死者。只是可能某一个瞬间,你会突然想起,曾经还有这么一个人。
仔细想了想,以前一起拍照的朋友们,有的已经沉迷工作消失在了互联网世界,有的晒起了娃,有的依然声色犬马,豪车名表,走马灯似的睡过一个又一个人,也有的已经变成了墓碑上的一个名字、一张照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早走的人,好歹趁着大家还年轻,还能受到一点感怀和纪念;晚一步的,就只剩下了黄泉路上的孤独。
学校、爱好,总有一些东西曾经让大家短暂地忘却了贫富之间永无休止的鸿沟,可是打开荷包或者看到自己的账户的时候,梦总是要醒的。
中年人不配有梦想。叫醒我们的,是房贷、信用卡、水电煤、老人看病的账单、孩子上学的作业和同事上级客户监管还有媒体们永无宁日的喋喋不休。有一些故事,年轻人不会懂。当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说穷也要穷开心的时候,不如好好感谢世界,还没把生存的重担压到你肩上。
所以还是挺羡慕能把每天过得有滋有味的中年人,
毕竟,人间没意思啊。那些没有相机的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来了。
喂,能发财吗,带带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