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晴朗的天气,干爽,通透,自由。可是也喜欢雨天,顶好是休息的时候。休息的清晨,醒来的时候要是听见了雨声,会不由自主把被子裹裹紧,脑袋放的更舒服一些,眼睛再闭上,一种慵懒的舒服会弥漫全身。因为,下雨嘛,就有了可以不用出去的借口。并没有睡着,就那样闭着眼睛听雨声,敲打着窗棂。哗哗哗,雨大了一些,滴答滴答,雨小了,小区里显得格外安静。
终于不得不起来了,在屋里晃晃悠悠,洗漱、吃东西。煮一小壶咖啡,比平常更加耐心地调味,屋子里渐渐弥漫着咖啡的香味,一种即将要享受愉悦的快乐开始在身体内四处流淌。
雨,一直下,没有停止的意思。站在窗户前看雨,烟雨空濛,一切似是而非。雨知道屋里这个人的心吗?雨是自顾自的下着,它有它的章法,和人有什么关系呢?对于屋里的人,屋外的雨只是一个背景,一个适合读书、发呆、躺着、吃零食,或者看一部好剧的最佳场景。雨停了,会略有些惆怅,因为仿佛没得借口了,虽然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必须去做。
想起小时候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自然是更喜欢夏天的雨,特别是闷热过后的暴雨。小时候住的巷子里总是积水,长大和人说起来,总是说水很深,到了大腿。现在想想,不过是年龄小腿太短而已。家里孩子多,好像只有两双雨鞋,两把雨伞,那时候仿佛常常下雨,总是一脚湿漉漉的泥泞回到家。某一天,妈妈忽然一口气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雨鞋,是那种乳黄色的半筒雨靴,觉得好漂亮,下一点小雨也要穿,等回家的时候,穿着烧脚的雨靴走在干透的马路上,无论如何是够傻的。还有雨伞,妈妈的审美一直莫名其妙的好,给我们买的是那种竹黄色木头伞把儿,淡绿色透明塑料伞面的雨伞,伞面上隐隐约约有竹子的图案。有了这两样宝物,就总是盼着下雨了。但是雨仿佛知道似的,没有像以前来的那么勤快了。
春天的雨也好。上中学时,风沙还是有点大的,下了雨,空气会好很多,湿润很多。我记得初三还是高一,雨下了差不多一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下成这样,多少让人有点郁闷。记得很清楚,下午三节课后的自习。我正埋头学习,忽然感觉有光过来,抬头一看,顿时惊住。窗外雨已停,漫天的红霞,正好有位老师走过,她在红霞中成了一个美丽的剪影。不知为什么,同学们依然低着头学习,只有我依旧痴痴看着窗外,不舍得这片无与伦比的美丽。是因为那下了一周的绵绵细雨,才有了这样瑰丽无比的晚霞吧?
第一场秋雨一下,自然就是告诉你,秋天真正来了。可能是小时候的后遗症,略微有些忌惮秋雨。湿冷缠绵,手总是冰的,这种时候,家里也并不暖和,缩在一处就不想动弹。手也不想伸,脚也不想伸,人变得很懒,就想找块有太阳的地方窝着。
最好的雨应该是巴山夜雨。雨一直下就让它下吧,夜长秋池涨。只要西窗下,有盈盈烛光,有君共语,此生此刻,便是良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