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动机?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动机是引导我们行为的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力量,唤起行为起始的力量,朝着一定目标与方向进行的力量,维持或停止的力量。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所有行为包括没有做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动机。
那么,动机一般有哪些呢?
大家一般听说过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他的金字塔理论中,将动机需求分为了6个层次,从初级到高级分别是:生存(活着的必须条件)--安全(活下去)--爱--尊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在国内提的比较少的一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有什么bug呢?在他的理论中,人们必须满足了基础动机,才会一步步的向前去追求爱、尊重与自我实现,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并非这样。
前有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前赴后继的英雄们,他们可能吃不饱穿不暖,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但他们实现了自我超越。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黄毛,虽然他生命垂危、贫穷、没有人爱,但他却为了其他人能够活下去,愿意牺牲自己,这是他的自我超越。
那么,如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靠谱,还有什么其他的理论呢?
按照的发生主客体,可以将它分为一次动机和二次动机。
一次动机是向内生出的。它包括了生理动机和内在动机。
生理动机是维持人们生存下去的关键。主要包括了进食、性(sex欲望和gender性别认同)和睡眠动机。
当这些基本动机出现问题时,人们可能就会出现厌食症、贪食症、性同一性障碍、各种睡眠障碍等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LGBT并不属于动机方面出了问题,只要一个人的意识和欲望是统一协调的,他就是正常的。
内在动机是一种由外部诱因刺激产生的对外在未知的探索欲求,也就是好奇心。包括了活动、好奇和具体操作动机。这些动机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通过这些因好奇而引发的对外探求认知自己的能力,增强自我的掌控感,获得对自己能力的预判,从而增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生活自我的主宰感获得成就感。
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对外的好奇和探求,不要什么都想着代他们去做。父母这种什么都包办的状态,反而会早早扼杀掉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好奇以及主观能动性,变成一个对什么都不敢兴趣,做什么都感觉不到乐趣的人。
二次动机也就是社会动机,他的关键词在于关系。也就是对外的需求。包括了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和矛盾与欲求不满动机。听起来有些费解,听我慢慢解释。
这其实也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慢慢发展出来的动机。
亲和动机最先出现。在孩子21天时就会无差别微笑。这种微笑就是由他的“养护动机”驱动下做出的,通过微笑获得家人更多的认同亲近感和关注,这也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原始动机。
在孩子3岁前会学会社会性微笑,也就是选择性的对着喜欢、熟悉的人微笑。这是他的“求护动机”在发挥作用。
再然后呢?到了八九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成群结队在小团体中学习权力和从属关系,这是他们的“自助团体”的需求在作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领导和服从。
随着孩子们上学长大,他们的“成就动机”就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回避失败渴望成功的动机。这种动机发展好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知道自己可以轻松做到什么,努把力能过做到什么,以及什么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足够自信,而不会妄自菲薄和好高骛远,过度自负。
什么是“矛盾与欲求不满”?这是我们从小到大在一次次体会的状态,分为:
满足:当我们的需求以某种方式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紧张感会消除;
欲求不满:我们的欲求被某些事物阻止,得不到满足,使内心处于紧张状态。
矛盾:两种或多种强度类似的需求同时出现,无法选择时,会出现的紧张的状态。
这种欲求关系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些人长大以后不能拒绝别人。
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太多的拒绝,在内心积累了非常多的紧张感。当他们想要拒绝别人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当年的那种欲求不满的痛苦投射出去,过度体会对方的感受,导致无法考虑自身的感受。无法拒绝别人也无法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