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医》,激荡在变化中的那份不变

《大医》,激荡在变化中的那份不变

作者: 近远0607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1:27 被阅读0次

《大医》是一套需要走心阅读的小说,虽不至于焚香沐浴、正襟危坐,但是收心敛性、正心诚意还是要得。医者司命,所以以医为题,自然需多几分敬重。何况在这套书里,马亲王(马伯庸)以三位大医好友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第一代慈善医生的传奇故事。当医生遇见慈善,当最可贵的生命遇上最无私的奉献,无论如何也应该得到一份高规格的尊重。

小说的主人公有三:方三响、姚英子、孙希,一位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娃,一位不肯安享富贵的富家女,一位追求快意人生的官徒儿,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三个人,因为医、因为一所医院,紧紧羁绊在一起,在战火纷飞、人命如草的中国近代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跌宕起伏的救死扶伤的医海大戏。

其实,《大医》一书故事的底层逻辑简单而且老套:用不断的变化让人应对,在一次次抉择中烘托人性底层的不变,让变与不变的碰撞激荡出发人深思的共鸣。虽说是用烂了的套路,但是不得不说:管用!这套路就在书中成功赢得了不少热泪。

咱们先说变。书中最明显的变就是时代之变。故事发生在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五十年间,在李鸿章老爷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又“续杯”了几十年,时代主题就主打一个“变”。今天城头还是龙徽皇旗,明日街头巷尾讨论的都是民主共和;今日还是军阀内讧,明日已见日寇外敌刀枪生寒;今日还听蒋中正慷慨鼓舞,明日却见工农激昂红旗插遍。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变,扒开衣服往里看,分明写着四个字:“文变武乱”。文之变体现在西方思想对传统思想的冲击,让国人从大一统的儒学中释放出去,却在西方世界五光十色的种种思想中无所适从;武之乱体现在打破了礼教传统,却因无序释放了丛林法则,再加外敌来犯,让弱肉强食更加赤裸裸血淋淋。文变,核心是人权的觉醒,让升斗小民从底层站在了政治核心;武乱,是对人身体的践踏,给命如草芥者再踩上一只脚,只叹民生多艰。思想上对人的重视和实际中对人的摧残,这种拧巴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违和,特别是对有思想有知识又每每参与救苦维生的医生而言,那就更是拧上加拧、违上叠违了。此外,还有文变程度参差不齐的混乱、武乱过程中伴生的各种厄难,“违和+混乱+厄运”,组成了冲击主人公思想、挑战主人公底线的绝佳武器。这武器在手笔细腻的马亲王手里,那绝对会演化成大杀器。例如,书中最突出的挑战主人公的表现,就是大记者农跃鳞的“诅咒”:“你不去关心时局,时局也会来关心你。”实事上,最挑战三位主人公的,自来不是医学或医术,而是在时局之变下每个岔路上的选择。

有“变”的挑战,就有“应变”的对垒。主人公的应变,官方用语即为“成长”。这种“成长”,其实就是人物思想从“不稳定”到“稳态”的过程。在《大医》中,马亲王用了一个名叫“殊途同归”的套路,通过对三个主角每人安排一次“成人考”和“毕业考”,让三个处于迥异“不稳定”状态之人来到同一个“稳态”当中。咱们先来说说姚英子。其实马亲王一直都对女性角色保持着一种特别积极的情愫,在他的书中,女一号多数不仅不让须眉,甚至在某些方面略胜男主半分。但是在这部书里,姚英子却少了一些大气(特别是与张竹君校长对比),成长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自己及身边人身上。姚英子的“成人考”是第一次应对皖北水灾。这是这个富家女第一次直面民生之残酷。替翠香寻母死里逃生的经历更让英子看清楚了当时妇女之艰辛,这为其后来医习妇科埋下了伏笔。可以说,皖北之行,让姚英子从迷茫变得坚定,是以为成人之礼。姚英子的“毕业考”个人觉得是上海亲日庆典上自杀已正清白之事。为洗之前不谙世事被诓骗的“通日”污点,已得绝症的英子准备用手雷自杀已明爱国之志。亏得张竹君校长的搭救与棒喝,让心有死志的姚英子复燃了生机。经此一事,姚英子的成长变得更有家国大局,为人也更从容大气,算是成功人生“毕业”。再来说孙希。按照“小资产阶级具有投降性”的说法,在革命年代,孙希最初还真有点“精致利己主义”的腔调。所以孙希的“成人考”,自然就是账本事件。因为官场权斗,让孙希成为间谍,用他人黑料换后世荣华。可最后孙希在手握美好未来船票的情况下,选择了“自首”,从利己变为利友利人,完成了一次成人般的转变。而孙希的“毕业考”,则是被真理子强行安排的“合作手术”。为了救翠香,孙希挑战自我完成了同时进行两台手术的创举;同时为了不让日本人诡计得逞,他不惜划伤了自己的手,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外科医生生涯。这种惨痛,确是孙希由利人到利国利民的人生“毕业答卷”。刚吐槽了孙希最初的“小资产阶级”基调,而与他相反,身怀国仇家恨的方三响就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这点从他在三人中最早投身政治便可看出。应该说方三响的“成人考”在全村被日本人坑骗时就已完成。身负仇恨的他算得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同样,方三响的“毕业考”也跟身上的血海深仇有关。方三响在赴日开展公益救援时找到了杀父仇人。当仇人准备用日本人惯用的“以死谢罪”逃避责任时,方三响用医术救活了他的命,用医生的方式完成了报仇。(这也是书中我最喜欢的桥段!报仇并非只有手刃仇人一种方式!)大仇得报,其后三响的人生随有风雨,但无大的波澜。应该说,马亲王在塑造人物上笔力还是相当了得,三个人的性格也透纸而出,而每人极具特点的应变(成长)安排,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说完了变,也聊完了应变,算是解析完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按照语文考试的套路,最后的问题自然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其实这中心思想,也就是小说底层逻辑中“在变化激荡后那份在主人公人性中的‘不变’”。这份不变,书名早已说明,小说中也多次提到。本文也以它不变结尾,以期大医永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如此为苍生大医”——《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相关文章

  • 不变,在变化中

    中国社会,微妙又复杂,变化万千。 但是,再多的变化总藏有不变的规律。 有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社会的轮回,这只手叫“天...

  • 在变化中追寻不变

    2017年的12月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一方面,我做了一个决定性瞬间的决定,在萌姐以及王老师的支持下,为我开启了一个新...

  •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

    每个人生而为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想要解决的事情。 事业再成功,家庭再幸福,也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心得变化万事万物的...

  • 《变化中的不变》

    最近在读冯唐的《成事心法》和《原则》里有个概念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人际交往、工作、家庭...

  • 变化中的不变

    花开花落,日夜星辰,生老病死,一切都在不断的日新月异。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变化的一天,今天的自己有没...

  • 变化中的不变

    有人认为,依靠外在的物质就能获得永恒的幸福。有了这样的想法,幸福恐怕会非常遥远,因为外在的世界是变化不定的。但是,...

  • 在变化中成长

    要在变化中成长,不要在不变中颓废。要在变化中进步,不要在不变中落后。要在变化中积极向上,不要在不变垂头丧气。...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中的不变是指静...

  • #启发日记#199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用不变促进你的变化

    今日启发问题:“回顾这一周的启发日记,你觉得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呢?” <问题说明> 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同样,也没有...

  • #启发日记#003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用不变促进你的变化

    今日启发问题:“回顾这一周的启发日记,你觉得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呢?” 这一周真正写启发日记才刚刚两天,说实话,还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医》,激荡在变化中的那份不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o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