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哲学基础》读书笔记之十九

《教育的哲学基础》读书笔记之十九

作者: 草原大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6:54 被阅读0次

        本章揭示"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教学。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批判性思维分强势批判性思维和弱势批判性思维。

        (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对话性思维是其重要方法。作为批判性思维教学前提,保尔提岀了三个原理即展开适于直面课题的思维;思维具有一次性与二次性;教育与训练的差异。保尔强调"对话性"及"辩证性"的思维是活跃知识、重建概念的方法。通过对话性思维中的讨论,学生学会从四个角度展开思考:第一,关于思考的契机;第二,关于思考的根据;第三,关于同其他思考的对立;第四,关于思考的影响与结果。主张学校应从教学的短期方略与长期方略两个层面培育批判性思维。保尔归纳总结了四个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心智特征的教学方法:第一,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第二,引岀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第三,指出证据与根据;第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

      (三)批判性思维文化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是一种思维性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具有六个要素:思维语言;思维倾向;思维控制;策略精神;高层次知识;转换。在组织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培养有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文化:1)合理主义态度2)有意义接受学习3)探究学习4)反躬自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哲学基础》读书笔记之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o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