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看了第三天的能量流动图谱,小女儿的发言让我陷入沉思,她说当时感觉有个妈妈呼吸很沉重,她特别想离她远一点,她闭着眼想靠近爸爸,爸爸躲闪了几次,孩子心想爸爸靠不住,还是靠妈妈吧,靠着的这个妈妈呼吸很平稳,孩子心里很舒服。孩子累了想坐着时,觉得有人站在那里拉她,有些反感,当妈妈也蹲下来的时候心里感觉好了一些。
院长说摆烂躺平的孩子都是这样想的“我都摆烂了,我都躺平了,我都累死了,我坐这都不想动,你拉我个屁呀,拽拽拽,与其拽我,不如和我一起坐下来”。
回想孩子刚从学校回来,我都是站在人家孩子门口叹息一声,甚至每次走到孩子门口,都会不自觉地叹口气,当时就觉得胸口好像有东西压着,不吐不快,每次都会想起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校,为啥我的孩子却不想去?想不通,从来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有多大,孩子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看不到孩子已经承受不住了,才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也从未想过自己叹息,身上所散发出来气息有多么地让人讨厌,甚至孩子都已经反抗,并说“你整天唉什么唉?”,我还没有意识到。
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 院长的话,就是让我接纳孩子现状,和孩子在一起,圈住孩子,共同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正如扮演中的孩子所说“妈妈不要强迫我,我有我的想法,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在我的身上”,你对孩子的好,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好,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给予别人需要的,而不是我们想给的。
叹息声传递的是一个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一个家庭的风水,我要改变这个不好的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即使孩爸不靠谱,需要我启用更多的智慧和策略和孩子一起向未来。
始终相信,只要想,啥时候开始都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就是现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