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三国》与历史

论《三国》与历史

作者: 是海洋ya | 来源:发表于2021-07-21 21:42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是元末罗贯中的一部小说作品。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色。那么,《三国演义》里的小说情节与史实都有哪些差别呢?今天就来看一下吧。

    首先,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刘备“仁义”之盛名,通篇看下来也是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刘备的推崇。其实话说回来,刘备与曹操、孙权也没什么大不同,说白了,都是乱世中的军阀,各势力之间争权夺利,互不相容。那么,为何曹操孙权在三国演义中被渲染成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甚至可以说一部《三国》奠定了曹操“奸雄”的称号,而独有刘备被刻画成了仁义之至的开明君士?

    到这里,就不得不剖析一下作者罗贯中所处的年代背景了。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一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深刻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深重,但是由于古代封建思想的束缚,罗贯中认为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办法只有扶持正统,即巩固元朝的统治。而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属于汉朝的皇亲国戚,代表的是汉朝,他所建立的国家也被称为“蜀汉”,自然是正义的,正统的一方。作者也是借刻画出的刘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念。

    同时,作者还推崇忠信、仁义,于是又着重刻画了刘备仁义的形象以及关羽“忠”的品质,甚至花大笔墨描写关羽不降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一系列情节,刘备欲取西川时,也是再三推辞,不愿起兵与自己同宗的刘璋。

    但其实罗贯中所持的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从根本上否定了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黄巾起义被完全贬化,这些起义农民被称之为“贼子”。而实际上,黄巾起义是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末年的腐朽统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同时,要说到刘备的发家之路,自是少不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小说中,先是借司马徽之口初步显其才智,后又有刘备三顾茅庐为其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博望坡之战,新晋军师孔明初次用兵,大捷,自此威望初步确立,即使张飞也心服口服。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孔明周瑜斗智斗勇,“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风”,自此诸葛亮神机妙算之名算是彻底立了下来。那么周瑜作为衬托诸葛亮才智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真的和《三国》中描写的一模一样吗?

    说到周瑜,亦是个足智多谋之士,若不与诸葛孔明相论,就说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计谋,又输天下几人?小说中也曾写到,周瑜最妒孔明才智,几欲杀害诸葛亮,“善妒”成了他最鲜明的特点,甚至最后死亡的原因也是因为妒火攻心。其实在其他正史典籍上,都不曾有过关于周瑜“气量狭小”“心胸狭隘”的记载。三国演义中,周瑜其实可以算是一个被丑化的人物,其作用也就是更衬出诸葛亮淡泊恬淡的智者形象。

    除孙权、刘备外,曹操更是三国一霸。曹操具有非凡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也是魏国的奠基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曹操最出名的一个典故,“奸雄”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其实曹操是“汉贼”这一说法确实有失偏颇。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下,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历史上曹操究竟安的是好心坏心早已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在稳定东汉朝政局面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同时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也是《三国演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三国演义》中所表达的某些思想观念可能不太被现代所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一部让人有所收获,意义深远的巨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三国》与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rs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