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uardian的一篇文章(链接: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womens-blog/2016/aug/27/why-chinese-women-dont-use-tampons,作者Yuan Ren)。
还是从傅爷开始说起吧。
傅园慧在里约奥运期间接受时表示,状态欠佳是因为大姨妈来了。提到大姨妈,据研究,在中国仅有2%女性使用tampon(卫生棉条),这引起了一阵争议。
有人问:傅爷,你没把泳池染红么?
上周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道:大姨妈来了,身体抱恙,所以发挥不佳。这一举动在西方媒体界广受好评,她打破了中国人的言论禁忌,推动了女权事业的进展(颇为夸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老婆Melinda Gates甚至发微博表达感谢:为“大姨妈”这一言论禁忌用于发声。
然而在国内,很多人对此并不感冒。虽然很多人欣赏傅爷的坦白直率,但是并未把这事儿扯到女权角度(女权主义在中国似乎是个陌生词汇)。而国内媒体也仅仅是转载西方媒体的报道,自身并未过多阐述评论。
而中国网民则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傅爷身体欠佳,都还坚持比赛,好感动~问题来了,“大姨妈来了,你还能坚持比赛?”
很多人都相信,顶尖运动员能调整经期,来错开大赛节点。好吧,就算姨妈不会非常影响状态,你也不愿意在最该发力的时刻突然冒出这档子事儿。
微博上,甚至有人还问傅爷,为何没有把泳池染红...
有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在中国,很少女性使用棉条--仅有2%的女性使用;在欧洲,这一比例高达70%。但就我在国外的女性朋友而言,很多人对棉条棒并不感冒,据我所知,身边没有一个人用它。
在北京,虽然棉条从90年代就有售了,但目前仍只有2个主流品牌可供选择。可能因为销量从未增长,很多大型超市和药店也很少存货。
卫生棉条在中国真的很冷门,我身边朋友没有个用它。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卫生棉条对女性健康不利。对于年轻妹子而言,还有种传统观念--担心棉条会刺破处女膜。
但事实是,70%的中国女性有过婚前性行为,贞操已不再是个重大的话题or担忧。剩下的原因就是,“卫生棉条文化”还未形成,如何正确使用棉条的教育知识相当匮乏。
中医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医提倡少折腾,反对外界陌生物体进入人体内,即便是某阶段的某几个小时,都不行。中医还认为,对于正在青春期的妹子来说,这会影响“发育”。
傅爷的言论在国内并未引发讨论热潮,也许是因为“大姨妈”这个话题过于隐晦,在女性话题榜单里根本排不上号。不过在英国,菇凉们认为讨论“大姨妈”实在是太过于开放了,说不定会引起反感。
在中国,姑凉们热衷讨论的是:如何缓解痛经、吃什么补铁、多久换一次姨妈巾、男票该如何做才能呵护妹子...
也许,英国女性应该对着话题抱着更开放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