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看到某段文字,随着文字的进入,脑海中就呈现出相应的画面,一直以为是作者高超的文字技巧原因,将读者带入进书中。
后来发现,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是自己之前遇到过的,或者说是实景再现,那时开始思考,阅读中画面感的出现仅仅只依赖作者的表达吗?作为接收者的读者若是没有相应的经验或体会,真的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吗?
我的想法是,画面感的出现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双方努力,一本书的好不好看,需要读者从自身情境出发,是不是能够将自己代入,进行当时的情景再现。
今天在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看到一段文字,很能佐证我的观点,很是开心,终于找到了原因。那段文字是这么说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爱、喜悦、和平,对吗?老人再度发问。
若菱点点头。
那我问你,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冰激凌,你会对冰激凌有渴望吗?你会想着冰激凌而流口水吗?
若菱不知道为什么老人那么喜欢冰激凌,不过老人说得对,没吃过冰激凌的人,不了解冰激凌的滋味,怎么可能会有想吃冰激凌的欲望呢?
所以,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甚至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才如此热切地追寻它们。
嗯,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只要你念念不忘,必定会有回响来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