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 《自卑与超越》——犯罪及其预防

【读书】 | 《自卑与超越》——犯罪及其预防

作者: 一一真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08:38 被阅读0次

      我们在人类身上总可以发现一条巨大的活动线——挣扎着要由卑下的地位升至优越的地位,由失败到胜利,由下到上。

理解:

      俗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无不昭示着自古至今,渴望向上、变强、实现自我价值是人之天性。

有用的职业蕴含了对他人的兴趣和对他们幸福的贡献。但这正是罪犯人格中所缺少的品质。

理解:

      有用的职业,即对他人对社会有明显益处的职业。以教师为例,教书育人,工作的对象是别人的孩子,点拨他的迷惘,鼓励他变得自信,培育他的智慧,教会他技能,如此,我们便是幸福的,因我们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便多了一份信念。

    在不愉快的婚姻或破裂的婚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合作精神的缺失。

理解:

    完整、完美的婚姻应是两人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住房、车子、存款这些物质基础到发展人脉、养育孩子这些隐性“财富”,都应是两人努力的方向。

      如果他们(父母)整天板着脸孔,事事吹毛求疵,他们一定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他们骄纵他,让他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他就会只因为自己的存在,并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愿意做任何有创造性的努力,以博取其他人的赞扬。

理解:

    为人父母责任之艰,整日批评、吼骂孩子培育不出孩子的自信、阳光;骄纵、吹捧孩子培养不出他的积极、向上。

      在问题儿童的教育里,向他们挑战也是最大的错误之一。我们看看谁比较强,我们看看谁撑得住,这些儿童和罪犯一样,都沉迷在要成为强者的观念里。

理解:

        对待问题儿童,适当给予其表现的机会,走进他的心里,适时点拨他成为“强者”的错误执念。

      母亲必须知道如何扩大这种兴趣,如何把孩子对她的兴趣扩散,直到他变成对别人的兴趣。他必须以身作则,让孩子对全体人类和自己未来的生活产生兴趣。

理解:

        孩子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只对她的母亲感兴趣,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她开始将对母亲的注意力转移到父亲、祖父母、其他同龄孩童、幼儿教师身上,直至青少年时期,她对母亲的依赖降低,对与同龄少年交往的兴趣与对母亲的兴趣“旗鼓相当”。作为母亲,我们应对社会生活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孩子在广阔的生活中实现自我。

      曾在TED演讲中,听到这样一个事例,杨澜讲述自己在儿童时期,母亲不仅自己主动打扫筒子楼的公共空间,而且还教导她这样去做。我想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为他人的快乐、幸福而付出,不失为一种鼓励她对其他人产生兴趣的方法。

次子长得很讨人喜爱的时候,他的哥哥就会觉得自己光彩尽失。这种孩子很容易用自己遭受到忽视的感觉来欺骗自己,沉迷自己。

理解:

      阿德勒讲到孩子的出生顺序会影响孩童的身心发展。去年,我所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孩子,聪明而不愿实干,上课睡觉、读课外书、与同桌说笑是他的常态,当我提及他的父母希望他怎样做的时候,他说他们还有他弟弟,他的弟弟在小学六年级时常考取年级前三名的成绩。彼时,我以为那是他放弃自我的理由,现在想来,也许他的父母在生活中经常拿弟弟的乖巧、优异表现与他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他的信心被打压,也许这才是他丧失上进心的根本原因。

        当父母在子女面前抱怨生活艰难,世道险恶时,他们也会妨碍孩子社会兴趣的发展。一旦社会兴趣受到阻碍,剩下来的就只有自私的态度了。

理解:

        父母过得再苦再艰难,不要在孩子面前诉苦。孩子还未成人,在她尚未独自面对社会之前,父母便是她看世界的窗口,如果这个窗口时常向他传达外面风大雨大,阴晴不定,孩子便会畏缩不前,包裹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人对社会毫无益处。

        有三类儿童容易产生特别的困难,第一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第二是被宠坏的儿童,第三是受到忽视的儿童。被宠坏的男孩心里总是纤细,在宠爱他们的母亲身上,他们无法感兴趣扩展到世界的其他部分。

        我们可以训练教师来纠正儿童们在家庭中养成的错误,并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使之扩展到别人身上,这是学校自然的发展方向。由于家庭无法交给孩子应付日后生活中所有问题的方法,人类才设立了学校,以作为家庭的延伸,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学校来增强人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大家对人类的幸福更感兴趣呢?

理解:

          育人比教书更难,但教书比育人更容易出成效。如果一名教师能够兼顾教书与育人,无疑她是成功的,但孕育成功之花的过程,你要经历无数的艰难,以自律对抗懒惰,以阅读净化心灵,在实践中总结、提升。教育写作不失为一条优秀教师孕育成功之果的最佳路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自卑与超越》——犯罪及其预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td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