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哎燿汮
看山还是山
1、系统思维
在上一篇中有提到过系统性的一些内容,系统是这个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复杂存在,一个人是一个系统,一群人也是一个系统,一棵树是一个系统,一片森林也是一个系统,而系统思维就可以理解为是对一个相对独立的事物进行内部关联性研究的一种思维,系统思维首先要确立的是这个系统的范围,然后再去关注里面有哪些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每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路是由大到小,所以每一步的意义都是为了最开始的那个整体,关注里面的部分也是为了外面的那个整体,所以这里的系统思维实际上是与定理思维相对应的,定理思维或者是科学思维先去关注的是一个具体的点,这个点最好是最哪种本质最根源的点,这个点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变化,或者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怎样恒定的变化,这样的思维实际上关注的只是部分,而如果想要关注整体则需要将这个整体里面的所有物质的定理定律都弄清楚并将它们都综合起来一起考虑,这就会变得异常复杂,而在现实中,我们在自然界中遇到的事物一般都是这样的一个复杂整体,这样的整体如果使用科学思维来进行认识的话,那么将会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与时间来做各种研究,所以人类有一种由自然演化而来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那就是系统思维,当然这种思维肯定没有科学思维那么精准,但是在现实中想要对各种事物进行更有效率的理解,这时候最适合的还是系统思维。
在禅宗里面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里我借用这三重境界来讲述一下系统思维的方法论,第一步,看山是山,这一步主要是对山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能够了解山的大小,山的形状,颜色是什么样的,能有个大概的概念,这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学会了山这个字,也了解了山的概念,山是这样的,这样的就是山,人脑已经完成了对山的概念的建立;第二步,看山不是山,原本的意思是,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而在系统论里,这一步需要对山进行分解,当山被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后,山就不再是山这么一个整体了,这里是指看事物的角度开始变化,我们需要了解山里面的植物有哪些,动物有哪些,这个山头和那个山头有啥区别,哪里有溪流,哪里有巨石,这时候不是去看山的整体,而是去看山中的每一部分,去研究山中每一部分的特点;第三步,看山还是山,原本是指要返璞归真的看事物,在系统论里,这一步需要将第二步里看到的每一部分都整合起来,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需要理解里面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比如这座山里面的生态系统是怎样的一种循环,拿具体的一种生物蛇来举例,山里面的蛇有多少,它们吃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天敌,它们活动在哪里,为什么喜欢在那里活动,这样才能将这座山里的事物在脑中流动关联起来,这时当我们再去看这座山的时侯,这座山就会变成了一座活着的山,这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能够对这座山中的一切情况都了如指掌。通过这三步就能让人对一个事物的整体认识有一个本质上的升华。
人看世界也同样会经历这三步,但是有些人会被困在第一步里,总是只能看到一些事物的表面概念,然后就会认为自己非常了解了;有些人又会在第二步里打转,总是只看到其中的部分,然后就认为了解了全部;而有些人则会在第二步与第三步之间来回打转,因为第二步里对事物分解的还不够细致,研究的也不够清晰,到了第三步的时候就会感觉还是对很多东西的并不了解,然后再回到第二步,这样一直循环。我的这几篇文章就是想用这样的三步结构来写,看上去确实结构是有了,但是内容还是有些散乱,说明对很多东西的理解我还是没了解透彻,我认为自己还处在第二步与第三步中来回打转的这种状态。
在第五篇里有讨论过中西方的思维差异,中华思维是由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思维则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由西方思维演化出来了科学思维,我这里理解为是定理思维,将世界中现实存在的事物用定理的形式来体现;而中华思维则演化出来了系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永远注重的是一个整体,即使是研究其中的部分也是为了整体,这就导致了这种思维方式无法像科学思维那样分解的那么细,所以现在来看,中西方思维是有种互补效应的,中西方思维都有在系统思维里可以适用的地方,西方思维适合在第二步中使用,这样可以对世界的研究变得更加准确与细致,而中华思维则适合在第三步里使用,对第二步中研究出来的知识,进行整合与使用,恰当的纳入到人类对现有的世界的认识中来。这两种思维若是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我觉得这样能够让人类对这个世界有着更高效的掌控力。
2、存在之力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描写了多种人类可能的灭绝情况,这些可能性都会让我觉的人类是不是必然会有一种灭绝的宿命,有段时间我就被这样悲观的思想给影响着,直到后来我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才得以脱离这种悲观的情绪。人类确实是有灭绝的可能,任何事物有生就有灭,但是不是会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能够降低这些灭绝的可能性呢,我开始去寻找这种力量。有句比较俏皮的话:想要知道我是怎么没的,先要知道我是怎么来的。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像是一句歪理,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追根溯源的话,‘怎么来的’确实是一个必须要去研究的问题,那么人类是怎么来的呢,按照时间顺序,首先宇宙爆炸,银河系诞生,太阳诞生,地球诞生,月亮诞生,然后是生命诞生,物种爆发,恐龙灭绝,之后是人类诞生,文明形成,世界演变,科技爆发,多元并立,到达当今世界,现在回过头来去看的话,在这些进程里,发生了很多特定的事情,比如地球的位置,月亮的形成,比如生命的产生,然后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这些特定事件的发生感觉都像是小概率事件的结果,人类发展到如今这样更像是在一条独木桥上战战兢兢地走过来的,所有的过程像是被设计出来的一样,我们知道人类是幸运的,却因为没有比较对象,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幸运,但是如果反过来去考虑的话,这些幸运里面是否还包含着某种必然性呢,一个人运气好了是可以中一次大奖,但是这个人不可能一直都中大奖,所以若是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着某种力量在保护着我们,让人类能够一直存在到现在呢,只是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有这种力量存在,或者说我们一直在使用的事物里都有这样的力量存在,只是没有发觉,比如说人类的文化,人类的情感,所以我自己对这种力量有一个比较玄学的解释——存在之力,事物的存在就有着它为了存在而产生的力量。
我认为存在之力应该包含各种各样的力量,比如世界按照某种规律在运行的力量,生物的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动物的行动能力,有的时候毁灭之力也是存在之力,存在之力有着很多的形态,个体有个体的存在之力,群体有群体的存在之力,对人类来说,人的情绪系统应该是存在之力的最大作用力,因为是它在控制着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存在之力使得这个情绪系统也一直处于自我调整的状态中,使得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从而有更多可能性的一直存在下去。
我是一个比较信命的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到一些东西,但那些东西确是存在的,并且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最后就产生了“定数”的结果。
3、理性与感性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这两者原本是思维底层里的内容,本来是打算写在第二篇里面的,但是由于里面涉及到了感性,这一点与人的情绪与生物性有些联系,而且这两种思维也与中西方的思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就挪到了最后一篇里来说。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这两者都是人类的基本思维能力,而且都是很重要的能力,现代社会有一个趋势是只提倡理性思维,不提倡感性思维,我觉得这样做是有问题的,这两种思维应该是同等重要的思维方式,我们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都需要使用到这两种思维方式,缺失了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会有缺陷。那么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这两种思维,在中国与西方的思维方式里面对这两种思维也是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的,由于中西方思维各自的特点,西方思维将这两种思维分的太开,而中华思维又将这两种思维合的太紧,分的太开容易产生偏激,合的太紧容易产生混乱,所以需要找到一种平衡,能够让这两种思维在合适的场合发挥出合适的作用,下面是我探索出来的平衡这两种思维的方法,但是可能不太容易做到。
第一种,理性分析感性感受。这是我经常在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我的很多观点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思考得来的,这种方法第一步要做到的是去感受到情绪,感知自己的情绪,这一步最重要的是不要试图去控制或者压抑自己的情绪,第二步再去理性分析这个情绪,这一步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情绪所控制,保持一定的思维空间用来分析自己的情绪,所以这句话完整的说法是,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感性感受到的情绪,这种思考方式的好处是,能够适度的控制自己,同时也能够更多的了解自己。每个人的情绪系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情绪上的反应也很可能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能够了解自己的的情绪系统,情绪上的这些反应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每个人的原因都不太一样,现代社会的倾向是压抑情绪或者忽视感受,这可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关系,但是产生的结果就是现在人们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多,社会也就会越来越不和谐,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但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他人所导致的,所以用这样方式能够更有效的了解自己,从而更能够掌控自己。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够更容易产生同理心,这样情商会提高些,我的情商是很差的,可以理解为是直男的那种人,思考问题不怎么会转弯,所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事实上是提高了一些我的情商,至少可以了解到他人的部分情绪,理解他们的想法。
第二种,理性悲观感性乐观。纵观人类的历史,有一个人类永远需要解决问题,这就是人类在前进中的情绪问题,这个问题最直白的描述是:你认为未来是会变好还是会变坏?在人类的感受里,似乎人类是突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过去,我们也无法预知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却突然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这就产生了一些很要命的事情,我们迷茫了,所以人类发明了宗教神话等各种超现实的解释,这些事物的存在一直在解决的就是人类的情绪问题,人类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永远充满温情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的危险,有很多未知的事物,同时人类的情绪系统又特别的发达,我们能够感受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这些都带来了解决人类情绪问题的复杂性,而人类又特别需要存在以及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下,就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西方一般是用宗教的方式来解决,而在中华文化中原来解决这种心态问题靠的是一个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展到现代社会,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将理性与感性分开来去考虑,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来的观念产生一些冲击,所以中华思维在这一点上还是在调整的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具体的解决方式。而不管是使用西方的宗教还是使用东方的“自强不息”,这都会在思维上产生一些分裂,我需要用情绪来支撑我去做什么,在我做什么的时候,更多的是用理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情绪平衡我感觉自己很难把握住,最后人的情绪总是会在悲观乐观悲观乐观这样的循环下挣扎,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况,考试考差了,就会沉下心来好好学学,然后考好了些,就浮躁了起来,开始不好好学了,然后就又考差了,就这样一直循环着,这是用情绪在决定行为,同样的,人类社会的集体情绪也是如此,人类的历史也总是在这样的一种起起伏伏的过程中循环往复,在很多时候,情绪是具有某种惯性的,而且悲观与乐观本身就包含在感性里面的,所以如果人的思维能够不受悲观乐观的限制,在悲观乐观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该用悲观的时候用悲观,该用乐观的时候用乐观,那么就能从上面的那个循环中跳出,就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产生出让人们都感觉痛苦的灾难。理性悲观感性乐观是我感觉可以尝试的一种方法,人类需要对未来充满美好与乐观的期望,但在现实中又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产生悲观的预期,这样的悲观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充分考虑到所有的风险与隐患,从而能够避免产生这些不好的可能性。
4、总结——各种各样的世界观
是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生长在自己的生物环境中,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很多时候仅凭着简单的文字,你改变不了我的世界观,我也改变不了你的世界观,事实上我们也都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突然看到了世界的其他部分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就会有所变化,有时候变化小些,有时候变化大些,这就要看与我们原来脑中的那个世界差别有多大了。但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自己的世界观目前来看在大的方向上已经被确立了,可能以后会在某些局部的地方还有所变化,但我对这个世界的大体看法应该是无法再产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除非是出现上帝现身、外星人降临之类的玄幻事件。
我把这个现实世界看作是一个系统,这是一个包罗万象同时内部事物又相互联系的整体,打个形象些的比方,这就有点像是一款电脑游戏,初始设置了一些最基本的规则与物质,之后就任其随时间自由演化,然后这个世界就演化出来了地球,演化出来了生命,最后演化出来了人类这么一种想要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奇怪生物。也因此在我的世界观里,我始终无法为人的意识找到一个准确的位置,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人的意识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出来的程序,我们都在遵循着这种程序的设定向前走,而有的时候我又觉得人的意识实在是太过神奇了,他能够理解世界上那么多的事物,或许在未来的某天,人的意识真的能够完全理解整个世界,那么这样一来,是不是人的意识就大过这个宇宙了呢。这个世界也是因为有人的思维而变得极其复杂,变得不那么好预测了,未来的人类将何去何从,这将是人类永远要去追寻的一个问题。
从我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去感受这个世界,去了解这个世界,一直以来我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很奇怪的敬畏之心,这样的感受延续到了现在也未曾消失,即使现如今我长大了,理解了很多很多的事以及能够做的事也比要小时候多得多,但是面对这个世界,我感觉自己还和小时候一样,还是有着强烈的敬畏感与好奇心,或许终我一生我也将一直拥有这样的感受吧,也许这也不是件坏事。
PS:到目前为止,《我的世界观》的七篇文章就都写完了。这七篇文章花费了我差不多前前后后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内容是我从年初就开始构思试写了,那时侯想写的内容更多,但是之后并没有坚持下来,直到十一月份的时候,我总感觉今年是要完成些什么才好,所以才在这一个多月时间内写了出来,这段时间里面我没有分心去做其他的事,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来专心写这些文章了,其中也是有很多困难与曲折的地方,但是实际完成的情况是比我预想的要好一些的,当然我自己也清楚,这些文章里面还是有着非常多的不足,除了我自己的语言能力比较差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写作的过程中其实我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但是却都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深入的思考,所以对很多东西的理解还都是在表象之中,但最后我还是匆匆将其写了出来,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说的是时间,不管是对我还是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都有许多的困惑,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然而时间却不会去等待我们的疑惑,所以即使还有很多想法考虑的不充分,很多观点思考的也不成熟,写出来的语言也不是很准确,但我还是将其写了下来并发了出去,至少这是我在今年思考出来并写出来的东西,不完善的地方留待以后再去完善它。第二个原因是交流,我写的这些内容,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以前都没有与他人讲过、讨论过,现在来看,是有些闭门造车了,所以我的打算是,以后多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够锻炼我的语言能力,也能够了解我想法中的不足之处,而这些文章就将会是一个讨论的基础。第三个原因是碰撞,一个思想碰撞到另一个思想能够产生许许多多新的思想,这个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复杂,当然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这些文章能够碰撞出许许多多的新想法来解释这个世界,这样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