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到读后感征文,对于不读书的我来说,这是个难题。
我记得我参加过简书的一次读书征文,指定《人间草木》读后感,我勉强凑了篇我的人间草木,结果被主办者评了句“你有敬畏之心吗”而颗粒无收。
这一次是家乡的论坛办的主题,我必须要支持,但不读书是个硬伤……!
不过,我的运气不错,这一次的“不读书的读后感”又一次夺得了一等奖,在此炫一下,满足下我的虚荣。)
(附征文原文,符合我的一贯作风,在征文最后期限的最后时刻,用一杯酒和手机,一次成型一字未改。)
我是有机会读些书的,只是无端着抵触,也许和我的经历有点小关系。
在我读书的黄金时段里,我喜欢的是女红,爷爷花费了不少心思,好不容易把我送进了学堂,可惜太多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让我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先生也不强求,我读不懂,勉强着背几段书。
就算是死读书也没长久,然后是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安定,书,却成了稀罕物,平常百姓家很少见到。接着是特殊运动,原本就稀罕的书划拉着禁了大半,甚至只需要读一本叫做小红书的书。
折腾了整十年,终于回归正常,书依旧不多,但大多正统着,人们的读书的热情明显很高,是我以为的黄金时代。
再往后,来一波言情武侠的,那时代,你没看过一本言情一本武侠的,似乎不可以说你是读过书一样,我不喜欢,勉强看过一本射雕。
时代转换的快,转眼到了百“花”齐放的当口,色情、暴力、玄幻、黑道……我故意用把它们称之“花”,而不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我对这些“书”很失望。
我一直不爱读书的执念太深,年少时的憎恶是主因,也曾试着逼自己看书,很遗憾,直到现在,我连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也一本没看完过。
非要让我说读书,倒是有一本书看完过,老子的《道德经》,这缘于上学时先生对我说,我很有点老庄的味道。我当时并不知道老庄是什么东西,但我记住了这个名。
多年后想起老庄,也有了一定条件,就买了两本书,庄子的逍遥游没耐心看完,却莫名地喜欢上了道德经,一读数十年,读了没有一千遍也有八百遍,似有所悟一样。
我喜欢其中的不争无为和自然,以及美丑善恶软硬长短的模糊与相互转换,以至于后来又买来整套的论语,看了两三页便扔到一边,因了道德红的先入为主,论语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我知道着,读书是很好的体验,作者侵淫数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读者只需花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可以通晓并为己用。
但真的是这样吗?现实应该是这样的,作者文字中表达的意思和想法,真正能被读者正确理解的,其实只是凤毛麟角而已,甚至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那么我来说说我不读书的理由,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有自己这本书,可以大部分解读并相差无己的。
我说我不读书是表象,我一直在读一本最真实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自然。
当我拥有一颗平常欢喜心时,我很轻易地能在一丛花前蹲下,看一二昆虫扇动它们的羽翼,和我一样着亲近一朵花。
我可以是我,也可以是那只飞虫,我可以是那朵花,也可以是一阵轻风,甚至是空气中摸不到却感知得到的光影。
这也是一本书中的内容,也许占了很大篇幅,也许只是一页,也许仅仅是几行字。
只要我足够认真,我是可以看懂的,比如树身包裹着的一截枯木,树身之上一只被废弃了的鸟窝,树洞里的蛋壳,树下堆垒的枯叶……
我真的读完过道德经,还能记得里面提到过“道法自然”。
只是,自然这本书丰富多采着,只够我用一辈子两辈子十辈百辈子来读,那么,我是那么地幸运,在时光的罅隙里,安静地读一本缀满了欢喜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