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是母亲节,祝愿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母亲节的小知识吧。可以从简介、发展、流行、传说四个方面展开。
母亲节(Mother's Day),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感谢母亲和提倡爱母的节日。
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是为了向希腊众神之母致敬而设立的节日。
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其实我国也有自己的母亲节,2006年11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曾以《创设中国母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并提出孟母可作为中国母亲节的形象代表。
康乃馨和萱草花是母亲节时许多人会送的花,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在古代也有类似母亲节的传说,比如孟母三迁,营口望儿山等。我们中华母亲节一面提倡母爱、母教;一面提倡爱母、孝亲。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母亲为了供儿子读书辛苦劳作,儿子决心苦学成才报答母恩。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很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
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