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
书如其名,这本书讲的是那些小城镇上通过做题考试进入大学走进大城市的学子,讲了他们的励志故事,也探究了这个群体的特性,以及在大学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作者谢爱磊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长期研究教育公平问题。
他从2013年开始,花了6年时间,对4座双一流高校将近2000名学子开展长期追踪研究,其中30%的学子就是小镇做题家,他们的成长故事,给了谢爱磊很多启发。
1.听书笔记
01)金榜题名,顺利考入高等学府并不是人生胜利的终点,而是年轻人新一段人生奋斗与探索的起点。
02)小镇做题家进入高等学府后,一般会遇到两大新挑战,分别来自于全新、自由探索的知识学习模式,以及由文化资本差异导致的社交生活壁垒。
03)小镇做题家破解困局之道,在于心态的改变,勇于利用开放多样性的校园环境,获取资讯,向同学师长求助。
同时高等学府也应该积极完善学生心理服务体系,对新生加强培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
2.听书感想
小镇做题家,是这两年的网络热词,一个有点拧巴的词:一般某某家,是一种褒奖,而小镇做题家的称号,又有了一些嘲讽在里面。
这很像那些小镇做题家的学子处境:通过艰辛努力,从小城镇走向大学校园,他们的努力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大学校园中学习及生活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刷题考试之外更丰富精彩事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带给他们很多冲击,让他们体验到两个世界的割裂感。
就像作者谢爱磊在本书结尾中说,自己也曾是小镇做题家中的一员,曾经在中学参加英语考试,有一道阅读理解,讲的是一个在机场候机厅里发生的小故事,这就让缺乏类似生活经历的他倍感困惑,感到了一种在学习能力和课本之外的不同。
生活环境以及世界观的不同,等到进入大学校园中,以及后来走进社会,会更加凸显出来。
像我自己也是一样,小镇做题家也是我的剧本,是那么一段漫长的青春岁月,一段拼尽全力又跌跌撞撞走过的路。
从小乡镇到大学校园,再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一路走来,在考试中刷有形的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摸索。
大学阶段以及工作阶段,存在一个模式的转变,很多时候做事的方式需要改变,简单粗暴的刷题会造成战术勤奋,想要有所成长就要打破学生思维,换一种方式做事。
从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出来,进到一个多元的环境中,不管是校园还是社会,过往熟悉的单一维度评价,线性发展模式,已经失效了,面对这种挑战及冲击,如何重新定义自我,又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点。
小镇做题家,从小乡镇做题考试走出来,未来向何处去,成为怎样的自己,这道人生课题,不是仅靠刷题就能解决的。
整个解题过程,五味杂陈,有过喜悦、欣慰,也伴随着焦虑、自卑,很多同学朋友,也有相似的体会。
小镇做题家,也许是一个群体、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以后可以慢慢唠。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