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经辨证体系之三阳篇

六经辨证体系之三阳篇

作者: 许纲_1e4e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6:16 被阅读0次

    六经来自八纲,六经是病情反映的区域非病变部位,太阳经是表阳证,少阴经是表阴证,阳明经是里阳证,太阴经是里阴证,少阳经是半表半里阳证 ,厥阴经是半表半里阴证。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一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实寒、痰饮水湿、瘀血等病邪在表。人的症状表现恶寒、恶风,脉浮,周身关 节疼痛或活动不利,有些人还会表现在眼睑即面部浮肿,还有人会身痒。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过太阳是人体的表皮,这里出现问题了主要是皮肤上的 毛孔不能正常开合了。寒主收引。受了寒的表皮上的毛孔急剧收缩,不能张开。但是人体还在不断地产生出热量,毛孔闭住热散不出,于是人体的热量会 越来越高,这就是发烧了。下一步看此人有无流汗,没流汗的人原先的体质是最好的,这种情况医圣张仲景是用麻黄汤来处理,有流汗的人身体差一点, 毛孔没闭的那么死,但是也不是正常的开,所以偶尔还能流出一些汗,这样的人津液已经伤到了,用桂枝汤补中益气得解。

    阳明病是里阳证,确切说是里实热证,病位就是从嘴巴到肛门那一条管道,伤寒论里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此处胃指的就是这一条管道, ,这条管道上的实热,痰热,湿热,瘀热,水热互结都是阳明病。 阳明经证常见有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 粗,苔黄燥,脉洪大等表现,以白虎汤为代表;阳明腑证常见有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表现,以 承气汤为代表。但见口干,脉滑或数,大便干,即可考虑我阳明病。

    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实热证(或阳微结证)。包括气滞证,肝气郁结,胆火上炎。从虚实属性上分析,少阳病位实,包括纯实证和虚实夹杂偏实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还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还有诸孔窍疾患,如眼、耳、鼻、头、咽上的问题也当考虑 是少阳的问题,还有脉弦。少阳病的病位在半表半里之间,在表皮和肠道之间,是胸腔和腹腔内各脏器之间的管道出现问题,或为实寒,或有气滞血瘀, 或有水湿痰饮,或有食积。所以少阳病涉及面非常广,百病多兼少阳病。

相关文章

  • 六经辨证体系之三阳篇

    六经来自八纲,六经是病情反映的区域非病变部位,太阳经是表阳证,少阴经是表阴证,阳明经是里阳证,太阴经是里阴证,...

  •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

    此为刘希彦老师讲稿内容 《伤寒》的辨证体系是六经辨证。 何为“六经”?就是将“证”反应的位置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

  • 18.伤寒直中

    2017-05-21云根:伤寒的辩证体系是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六经不是指经络,而是指由六气演变而形成的六种表现...

  • 请给自我恢复一条通路(精华版)

    病的去路在哪里? 有位朋友问我,为何张仲景要创立一套六经辨证体系,难道五行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还指导不了人们对于汤药...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29集

    郭生白谈中医的七大辨证法 我们说有七个辨证体系,六经辨证是一个,八纲辨证是一个,脏腑辨证是一个,经络辨证是一个,三...

  • 伤寒杂病论

    中医,六经辨证!

  • 开阖枢的选经方法(非专业人士,看不懂)

    六经,三 阳 与 三阴 ,分别是三阳 太阳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为开。阳明把阳气蓄于内, 在三阳之里,为阖。少阳...

  • 精进玉衡—番禺徐和堂2021年7月第22期

    第一环节 清良分享六经辨证之太阳病辨证 第二环节 祖红分享腰臀部刮痧要点

  • 悟医道真(六百零九)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六经者,三阴三阳也,周流气血,故为人之川。肠胃者,盛受水谷,故为人之海。...

  • 六经辨证之少阴病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经辨证体系之三阳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c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