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断舍离,美国有极简,都是通过精简身边物品让心灵摆脱桎梏。
为什么我们要过极简生活?穷尽奢华,胡吃海喝不好么?将生活中的物品减少到最必须状态,好似一名苦行僧。极简可以给我带来怎样的好处?
为何极简?
增加与家人的互动
有很多职场妈妈下班回家还要带孩子,做家务。有限的时间内做越多的事分配给每件事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妈妈给孩子喂牛奶,孩子双手一拨弄,牛奶瓶一翻滚,泼到沙发旁边的那堆书上。妈妈一边抚慰犯错的孩子,一边挪出时间清理那些被牛奶污染的书籍。拿着本来可以去拥抱小孩的时间全用来做打扫的事儿……值得吗。如果提倡极简生活,这堆书就不会放在沙发角落。牛奶瓶打翻用纸擦一下就ok~
无意识接受了来自商家的消费导向
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场,经常会忘记购买的初衷。反而沉溺于某种商品的魅力中,从不考虑这个东西是否对自己真的有用?一旦拥有它,在很长时间内我们是否需要或喜欢它?拥有感并不等于幸福感。商家总是通过各类广告操纵深入理解,影响个人判断。像如下这些特别设计和应用,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买买买。
- 会员积分和会员卡,设定高积分刺激消费者购物获得领取奖品的权限。
- 限时特价。营造一种抢购的紧张感,迫使人立刻做决定。
- 为商品标的"减价"标签,多数人对成本都无感,却对降价有种特别青睐。
- 免费样品。
- 诱饵定价。利用低价打折物品吸引人进店。
要让别人的营销氛围,影响自己的购物消费习惯。审视购买决定的动机,如果从不需要的物品中寻找应从其他路径获得的东西,会感到上当受骗,失望至极。比如在追求更多物质的过程中,经常会牺牲掉"各种关系"。追求安全感,囤积更多的物品。不如花时间与周围人相处,从亲密关系中获得快乐,从人际关系里感到安全。
如何极简?
极简主义的本质是扩展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并舍弃任何阻碍得到它们的东西。
- 找到极简生活的原因,审视后将目标贴在常见的地方,并且坚信这种生活方式值得我们付出更多努力。
- 拿起空包,将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塞进去。清理后,感受一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能给自己带来的安宁。
- 不知道丢弃何物,从最简单的区域开始。将物品分类,分别处理。
- 今天开始行动,在清理过程中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极简主义中最难的部分
- 100 件物品挑战。
- 意识到保存某物真正的原因。作者将三个书架的书精简到一个书架上获得如下感悟,书籍并不定义本人。为藏书设定合理边界。
抗拒消费主义诱惑,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在,发现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享受极简过程与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