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哥有很多有名的论调,或霸气如“你说我是错的,最好证明你是对的”;或潇洒如“玩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句“做个伟大的产品,取悦自己”,小龙哥,才是真正在生活的人。
我自己,是一个很“随便”的人,永远都在顾全大局,很多时候看着不舒服的事情,就会“算了”。生活在规则下,往往还没到达规则边界,就远远的停下,心生忐忑,哪怕明明知道边界外就是百年不遇的盛景,也会因为未知的代价而犹豫再三,很少的时候咬牙过去了,更多的时候就停在那里,接受逊色100倍的风景。所以,我不是个好的产品经理,我的生活,大多时候也是“过得去”而已。
所以,我很想聊一聊,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
私以为,去生活和做产品是很像的,都是不断的想办法延伸感知,去获取更多更好的体验。只是生活中,产品经理和用户都是自己,这不是更妙了么?不用再偷偷潜入连名字的看不懂的群里看一帮不知道在讲什么的人聊天,一边看一边百度一边骂娘。我只,关心我自己就可以。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感受,是你与世界的直接接触,高兴、悲伤、愤怒都会直接涌向你。你需要,在情绪之下,找到原因,以致放大或避免某一些情绪。比如,你下班了想吃个日料,但是去哪里吃呢,你于是陷入了发愁的情绪里,因为你需要一个发现店铺的东西,这个时候有人帮你做了个叫大众点评的APP,于是你发愁的情绪就得到了缓解。再比如,你洗澡的时候水滴的淅淅沥沥的,你于是陷入了不爽的情绪里,因为你发现你的花洒堵住了,这个时候你打开京东买了一个新的花洒,于是你不爽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你会说,这不是很简单嘛,我每天都在这样做啊。是的,你每天都在不停的感受,但你也在不停的忽略。你是不是还在每天用潮呼呼的毛巾擦脸?还在昏暗的房间里老是把妆化浓?还在干燥的空气里努力分泌着唾液?你或许感受到了不爽,或许压根没感受到。但这些都在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你的生活。当你有一天恍然发现一个电热毛巾架、一个发光的镜子和一个加湿器给你带来的愉悦,你就会明白,如果你对生活的感受足够敏锐,你的生活将会完全不一样。当然,这种敏锐不仅仅是发现生活中那些不足的地方,还有那些愉悦的体验,你得记住它,了解它,才能一直拥有它。比如你足够白,大红色的口红很衬你;朋友家的洗碗机很好用,解放双手;你一直站在椅子上够衣柜上方的衣服,直到你发现了一种叫升降衣架的东西。
你看,生活其实一直在给你展示各种各样的体验,你要什么,你要自己去感受和甄别,感受的越多越细致,你才能发现真正好的生活是什么,从而努力去创造它。
不局限的思维
ok,现在你已经通过你敏锐的洞察力知晓了你想要的好的生活是什么,那么,如何去创造它呢?这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难的地方。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框框里。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用“套路”解决问题。举个被举烂的例子,原谅我的思维实在很局限,人们想要跑的更快的马车,一般人大概就在研究怎么让马跑得更快或者让车变得更轻,而实际上你们知道的,汽车问世了。这个就是产品思维,真正在解决的是“让人移动的更快”的问题。看,如果你是局限在“马车”上了,那么就很难有质的飞跃。所以,你得抛开套路,去更开阔的思考。
原谅我这方面做的奇差,所以,我并不能给你很多的建议。思维方式,跟人长期的生活环境和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唯一能建议的,就是多去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去尝试用多种方式思考,文化、环境、语言跟你的距离越大你越要去尝试,这样,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用单一的方式思考了,可以跳出“套路”了。但我得承认,这个有点难,你要不断的跳出你的舒适区,你会有点痛苦,但是别怕,至少,我还在陪你努力着。
足够的影响力
好了,现在你想到你要怎么去创造你要的生活了,恭喜你,已经成功一半啦!但是,别放松,接下来的部分,需要你更多的努力,因为你要开始影响全世界了。
我刚刚做产品的时候,就被告知执行力是产品的第一核心能力,我只能说,这么多年观察下来,我觉得,只能说这是助理的核心能力,而产品经理,真正重要的是影响力。你要知道,你有的就是你的脑子和你脑子里的idea,连图都是设计师帮你画的。你要非常清晰的把你的想法传递给你项目的每一个人,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测试、运营、市场,当然,还有老板。你要集结一批跟你毫无关系的人去一起完成一个idea,甚至要加班加点,所以,除了老板需求,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讲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让每一个人去共同想象一个你创造的美好未来,就好像它一定会实现一样。你还得做到万一没实现,这帮兄弟依然会相信你下一个故事能实现。所以,你看看,没有影响力,你什么都做不成。
生活是不是也很像?你需要去影响你的爱人跟你有相同的三观,去共同走下去。你需要去影响店员帮你预留那个限量款的包包。你需要去影响你的孩子做一个有趣的人。为了你想要的生活,你要去想办法影响全世界。这当然不容易,容易的,就不是生活了,是不是?
【PS】如果可以,不要妥协
我是一个很容易妥协的人,我大概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吧,就这样吧”。我常常怨恨这样的自己,如果再坚持一下,其实很多事情会不一样。我在努力尝试去拒绝一些妥协,但效果甚微,不过,我还在继续努力着,所以,你也不要放弃。
网友评论